清朝都有什么佩刀价值?
清军制式刀剑,以长刀为主,也有短刀。但清军所使刀剑,多因袭自明代制度,而明代的刀剑,与倭刀关系颇深,所以清刀制式上有许多日本元素。而清晚期所用的刀剑,又与近代日本刀形制接近。 比较典型的清刀是顺治四年定制的前膛枪炮大刀。这刀长尺余,重约一斤,刀身略弯,两侧有直棱两条,棱上均铸有细密的横纹,刀尖微卷。这种刀在晚清民国的武术小说中颇为常见,被称为“倭刀”、“东洋刀”、“五虎断门刀”。 另一种清代制式刀具是马刀。马刀种类较多,样式复杂,大致来说,这种刀的刀刃带齿。分为长刃和短刃两种,长刃又称斩马刀或马耳刀,多用于斩劈;短刃又名快刀、背刀,主要用于刺杀。马刀一般多配皮带、刀鞘,系于腰间,取出时需要用拔刀器方可拔出。一些民间演义小说中出现的侠客所佩刀多为马刀,如《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多以马刀,双刀为兵器,双刀合抱、单刀劈杀等武功也由此衍生出来。
除了制式武器外,清兵还广泛使用一种短刀——刺刀。这种刀最初由火器连装,后来单独成为火器,用的时候从枪管插入,类似今天的突击步枪。因为主要用来近战攻击,故也被称为“长矛”、“火铳箭”、“连发箭”。其形状类似于现今的刺刀,长15厘米左右,宽不到2厘米,薄厚均匀,正面呈弧形,背面有铁箍,便于装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