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信封有价值吗?
题主真是问对人了,我收藏清代文书资料已有十数年,清廷文房用品也略有涉猎(虽不如古书、瓷器等受欢迎)。 关于信封的话题也写过不少文章(详见我的专栏 ),现把其中一篇转载如下,如有兴趣再聊聊其他的问题也可私信我。 在收藏圈内,有“小件看民国,大件看晚清”的说法,意思是指民国的物件和晚清的物件价格相差无几,而明清的旧物往往就不太值钱了。这当然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就物质文明而言,1840年之前的清晚期已没什么太大的创造和进步,而自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清廷更是陷入“赔款-敛财-挥霍”的漩涡,以至于到咸丰年间(1850年至1861年),政府财政已入不敷出。在“量入为出”的窘迫境地之下,清宫内的用度自然更加节俭,诸如文具一类的物品制作越发简单粗糙,质量也越来越差。以信封为例,形制已经定型,但民间若购买官卖信纸信封,则须按定价购买,若购买数量较大,还可享受九折优惠;而如果像宫中一样自行印制,则只要付印费即可,且不限数量。可见,到了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国力衰弱,清廷已然无力支撑庞大的御用工坊。
据史料记载,圆明园中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曾是慈禧太后所钟爱的游乐区,园内建筑极其奢华,池水常年恒温,冬季亦不结薄冰;而园外则有由北方运来的优质砖瓦建造的殿宇楼台。然而,正是这座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却在八国联军之乱中毁于一旦——被焚毁的园林建筑多如牛毛,而仅存的一些景观也被后来改建他用了。 至于那些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建筑残骸,则被就地掩埋,成为今天的圆明园遗址。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这些被掩埋的废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景致,并得以保留至今。1979年,当地政府在这里设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向公众开放。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王侯别墅已成为如今的普通民居,而那些价值连城的古董珍玩也早已散落在民间。不过,作为传统的中国社会,“礼”一直是人们处世接物的最基本准则之一。尽管在满汉冲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剧烈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的“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仍然顽强地延续了下来。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当中感受到“礼”的存在——尽管它已被简化和庸俗化了。比如,送快递、送外卖的小哥会礼貌地问你姓什么,然后把信件或食品送到你的“家”里;而收发室的大妈也会认真地询问你名字的读音,然后把信件准确地交到你手中…… 尽管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但我们处理日常事务时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礼”的方式。对于古人日常使用的文具,我们也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