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邮票的收藏价值吗?
一枚小小的老邮票,虽然已不再承担邮寄信件的任务,却因其特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友关注。 近年来,随着集邮活动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昔日“冷门”的老邮票成为了“爆款”,其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以中国邮政总公司2014年发行的《甲午海战》特种邮票为例,这枚纪念甲午战败120周年的小型张,初始发行价格仅为6元,但截至目前,其在邮商手中的售价已高达50元,涨幅可达83%!同样在2014年,中国邮政为了表现“中国梦”主题而特别发行了7枚纪念邮票,这套名为《我们的中国梦》的邮票,设计风格颇具韵味,深受广大票友的喜爱。截至当前,该套邮票的市场价已经达到12元,与发售时仅1元的差价,足以说明其升值空间之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老邮票的涨幅可能会令您大跌眼镜。比如,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印制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国旗国徽、军旗军徽及和平鸽,原画作者都是丁绍仪先生。然而就是这一组看似很普通的老邮票,最高价格也仅有1.9元/枚(零售价仅需1元)。
这是因为我国新中国的邮票发行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每枚邮票都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在设计制作之初就事先规定好了发行数量和发行量上限,并且通过提前预订的方式售出,所以绝大多数的老邮票其实都没有溢价,甚至像上述的那一组邮票还出现过打折的情况。 如果单纯从投资角度看,这些没有溢价的老邮票确实缺乏吸引力,但是倘若我们换一种思路呢?比如说把新中国的邮票分为发行量和发行量上两个类别,那么前面所述的那种“先预订后销售”的办法就可以理解为是为了保证流通量较小的一类邮票的良好市场运转而设定的;反之,我们可以把那些发行量较大的中国邮票,视作是国家为大众准备的公共文化艺术作品,它们凭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永远存在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