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瓷器有收藏价值吗?
任何作品都有其价值,关键是看其创作的艺术水平如何。 艺术家的创作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娱性”的,一种是“市场性”的。 “自娱性”的创作是艺术家个人才能、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其价值在于艺术家本身;而“市场性”的创作则是艺术家对大众的感知和思维的认知,其价值在于大众。 当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往往会兼具两者,只是就其侧重而言会有所不同而已。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或许更乐意接受带有“市场性”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更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收。当我们讨论艺术作品的价值时,不得不考虑受众这个因素。
当然,艺术品的价值除了受艺术家和受众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如作品的载体、作品的传播等。 如果将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艺术品价值=(艺术成就+艺术个性)√公众影响力 其中,艺术成就代表的是艺术家本人的造诣,包括其学识、素养、技巧等等。
艺术个性指的则是艺术家本人在艺术创作中所呈现的个人风格,这包括语言形式(如文学创作)、表现形式(如美术制作)及内涵意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含有表达思想的意义)的个人倾向。 公众影响力指的是作品对广大观众所产生的传播能力,包括作品本身的感染力、亲和力等因素。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说的公众并不是特定指某一具体的人群或阶层,而是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艺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会自动地进入公共领域并向所有的人敞开,所谓“普洛大众”是指任何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类人群而不是特定的个体。
无论艺术家的创作初衷是如何,其最终的结果都是指向“公众”并为之所接受或容纳。可以说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公众”这一客观存在。 当然,这里的“公众”也不是固定的群体,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当电影诞生之后,它的受众范围便开始向“公众”扩展,以至于到了如今,电影已成了公认的具有最大公众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说电影的“公众影响力”要比其它传统艺术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就没影响力了,只不过它们所面向的“公众”要比影视相对要狭小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