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大红酸枝有哪几种?

竺巧波竺巧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应该问,“民国时期云南大理一带有大红酸枝产出的说法,那么这种树种究竟是不是交趾黄檀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问题是大理的大红酸枝到底是哪一种或者哪几种红木的统称呢? 大理当地说法不一,有说是花梨,也有说是酸枝(海南黄花梨)。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真正的大红酸枝是交趾黄檀。但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人们所认识的大红酸枝却并不单纯指一种木材。 根据清·黄成《髹饰录》记载,“大料鲜红者日‘紫檀’,黑褐间红光者日‘酸枝’。”可知在明代及清代早期,中国文人对于“酸枝”的理解是,颜色发红但又发黑的木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酸枝”的解释也沿用了这一概念,认为是指“木材名,亦称‘酸枝木’、‘苏木’。产于东南亚及南美等地。木质坚硬,纹理细,可制家具等,为重要的雕刻原料。因产地不同有‘老挝酸枝’、‘巴西酸枝’等名称” 从上面的文献资料来看,在明清时期,所谓的大红酸枝指的是一个类似“宽窄”的量词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类泛红的黑色树木,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我们现在的属植物学家公认的酸枝类树木,也可能不含任何一种我们今天认识的属于酸枝类的木材。

那么,为什么今天人们一提到大红酸枝第一时间就想到交趾黄檀? 因为这是一个西方术语。 在欧洲,由于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红木贸易(除了一堆乌木和血檀的混称),所以在他们传统的中文翻译里,除了花梨木之外所有的红色木头都叫“酸枝”。因此17世纪初欧洲人到东南亚探险的时候看到各种“saan chay”的木材,一律称之为“酸枝”。这当然包括了我们今天的交趾黄檀(原变豆蔻产区),同时也包括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印度红花梨(印度紫檀)。 而同时期的中国正开始兴起一套完整的红木体系,这套体系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材质的颜色。黄成在《髹饰录》里面就把不同颜色分成不同的等级,最好的自然是“漆黑如漆”,其次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最差的当然是“白木”。

后来这些色彩的标准也被引入了近代的国标体系之中,因此到今天来说,大家公认的红木第一等是“黑酸枝”,第二等是“红酸枝”,而第三等则是“黄酸枝”。 所以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南方地区,当人们谈到大红酸枝的时候,通常就是指交趾黄檀这个物种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