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什么佛像封底?
在众多的清三代佛像中,藏传佛像无论从体量还是制作工艺上都颇为出色,特别是不少造像的材质珍贵,达到了密饰雕琢、宝光内敛的高级效果,十分难得。本次“皇家的珍藏”专场中,有一尊最为令人注目,即清康熙玄烨御像。
像中的少年天子法相庄严,头顶肉髻自然成纹,可见工匠纯熟技巧。像的鼻梁处略有磨损痕迹,系自然形成,并非人为损伤,整体状态较好。像的高约13厘米,此等体量正符合当时的一种“成人之喜”的规矩,表示“成童”(13岁)时礼拜佛像。
除了这一件清康熙玄烨御像之外,整场拍卖的古代佛造像板块的质量不错,题材和品种较为丰富,共分八组,包括汉传佛教造像、藏传佛教造像、南传佛教造像、西夏佛教造像、清代佛教造像、尼泊尔佛教造像、其他佛教造像和吉祥天母像。其中,清代佛教造像共25件,以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为主,还有一件南传佛教的玉佛。
据介绍,这组清代佛教造像中的精品当属四件藏传佛教佛造像,其中两件为乾隆时期之物。一件为黄玉大乘佛教观音菩萨像,高24.3厘米,宽18.3厘米,深10.3厘米。头戴五花宝冠,束飘逸的三绦,掌持净瓶。器身双侧刻满饰联珠纹,下承如意云头形坐具。像中所刻双耳垂肩,肩部刻饰缠枝玫瑰,上身刻衣纹,下身刻裙段。整像做工精细,造型优美,是一件品相极佳的珍藏之品。另外,还有一件青玉阿弥陀佛像,高12.2厘米,宽8.1厘米,深5.1厘米。像为拈珠佛,结菩提跏趺坐,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当胸结禅定印,造型得体,雕刻精湛。
从这批佛教造像的艺术水准和类别来看,其来源应有相当部分出自皇家及皇家敕建的寺庙。据查,清王朝统治者对佛教极为推崇,自顺治皇帝孝庄文皇后奉和尚之旅始,世祖、圣祖、世宗、高宗,此四代皇帝皆好佛学,并提倡建寺、造像。据记载,康熙时造禅寺300多所,禅僧多达3500人。据《御选句子》记载,乾隆皇帝于1764年,曾造释迦牟尼佛像一尊,高七尺,安置于宫中雪澜禅寺。而这组藏品中的两件乾隆佛教造像或许就来源于此。
在拍卖的公告中,专门提到了这批“皇家珍藏”的另一个出处,即清雍正年间,云南王讷尔布进贡的金佛一尊。此像于1964年由原北京香山公园管理处移交至北京佛香斋文物店收藏。“皇家珍藏”其他组别的来源也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多是源自文物商店的收购,国有文物商店的“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