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笔筒什么木头的?
笔筒的制作材料有瓷、漆、木、竹、牙、石等材质,而清代的木质笔筒,最常使用黄花梨、紫檀木、铁力木、鸡翅木、黄杨木、楠木、乌木之类。这些木料有色泽深沉、木性稳定、耐腐蚀的特点。
黄花梨木质金黄而温润,上有错综、柔和而又生动的纹理,有微香,其天然图案美丽多彩,变化无穷,既具有东方式的淳朴,又兼具西方式的典雅,是制作笔筒的良好材料。黄花梨木在明代时已趋珍贵,到清代中期,黄花梨木已非常稀少、昂贵,因此清中期之后的黄花梨木笔筒已十分罕见。
紫檀木的木质紫黑、坚硬,有香气、木纹隐而不现,木质表面洁净光亮,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将紫檀木用于制作笔筒始于明末清初,清中后期多用紫檀木制作笔筒,紫檀木的自然肌理非常适合“薄刀琢玉”的浅浮雕技法,所以,紫檀木笔筒的装饰手法中,浮雕最流行,而且流行透雕。
在木质笔筒中,铁力木笔筒的数量非常之少,木纹清晰、坚硬耐磨、颜色多为黑褐色、有细丝状的金纹,木质重而性坚。铁力木笔筒在制作时充分运用了木头自身的颜色、纹理,多为素面或浮雕装饰。
乌木颜色黑沉,木质洁净,其笔筒的器型较厚重,纹饰简洁明朗,雕琢细腻。鸡翅木、楠木、黄杨木等笔筒见者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