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有描金底款吗?

东乃和东乃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描金是瓷器的一种装饰方法。即在已烧好的白瓷或彩色瓷面上用特制的金彩描画,然后再入窑低温烤烧,这样烤烧的金就牢固地附在釉面上了。也可用真金薄片粘在白瓷上,再磨平釉面,这叫“泥金”。用描金装饰的瓷器大多光素无彩,或用浅淡的颜色作陪衬,这样可使金色更显得华丽耀目。

由于描金在器物上使用位置的不同,因而又有“口金”、“底金”、“边金”、“抹金”等称呼。口金指在口沿上描金;边金是器物上下沿描金;抹金是器物口沿内外都描金,描金还常用于装饰盘、碟、碗的口沿或碗内中心及圈足。 从瓷器的制作历史来说,它始于唐,盛行于明朝永乐、宣德期间。元代时以铜镀银代替了描金,后世恢复描金后,镀金工艺仍被沿用。

清代描金继承明代做法而又有新发展,官窑、民窑都有烧造。在纹饰方面变化多样,龙、凤、缠枝莲、团寿字和万字等纹样都很有代表性。光绪时期的描金,金彩上露有麻点,这是光绪描金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