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没有银包紫砂壶?
其实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已经炉火纯青了,许多皇家或者王室的人,以及文人雅士、社会名流,都对紫砂壶非常喜爱,当时就已经出现了镶银、镶金的紫砂壶,用来凸显使用者的身份尊贵,或者用来显示其与普罗大众的不同,使紫砂壶的高贵气质更上一个台阶。
清代中期,乾隆帝执政期间,乾隆帝不仅酷爱紫砂壶,而且还酷爱喝茶,他一生中制作,甚至亲自动手制作的紫砂壶多如牛毛,而乾隆帝所制作的紫砂壶不仅有单色壶,而且还包括很多镶金、镶银的紫砂壶,甚至有金玉和紫砂泥料混合制作的器物,所以在乾隆皇帝的影响和推动下,清代出现了很多镶金、镶银的紫砂壶。
清中期 银包镶紫砂壶
这种在紫砂壶外面再加以银、金等其它金属装饰,是清代紫砂壶的一个重要代表。而这些紫砂壶大部分都是由紫砂匠人单独制作泥胎,然后再将成型的泥胎交给金属匠人再加包镶金属制作而成。
清中期 银丝镶嵌紫砂壶
其实我们看到这种包银的紫砂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全包银的或者局部包银的,在银器外面还会做一些镂空或者雕花等装饰,另外的一种就是器身基本不做装饰,只是在流、把、钮上部分做包银的装饰,另外也有纯金装饰的也非常的多。
清中期 包金包银壶
除了全包和局部包银、包金装饰的紫砂壶以外,还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装饰技法是金银丝镶嵌装饰的紫砂壶,就是用纯金、纯银加工成非常细的金丝、银丝,然后按照装饰图案预先把紫砂壶表面需要装饰的图案部分刻槽或者钻孔,然后再将加工好的金丝、银丝以非常大的力度和强度镶嵌在预设的刻槽和钻孔中,再经过打磨使其光滑平整,然后经由包烧后形成的装饰技法。用这种装饰技法装饰的紫砂壶,在清代中期也非常多见,它的装饰效果要比全部包镶金、包镶银更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