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年有造袁大头吗?

历彦钰历彦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的俗称;1914年正月,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统一发行货币,任命津浦铁路局局长章宗祥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海斯青为正、副总裁,主持铸造新银元。袁大头的铸行,使得旧有的银两制度迅速崩溃,人民币的流通领域得到扩大,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袁大头”制作考究,信誉卓著,很快就成为民众喜爱并乐于购买的发币。 然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版别的“袁大头”,究竟哪一个是真品,哪一个又是仿品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袁大头诞生的背景及流程开始入手进行考察。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为了铸造“袁大头”,北洋政府专门聘请了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师保罗·格雷刻为模具设计者,以意大利文铭刻图纸(原件现藏于意大利外交部),再由天津造币厂雕刻成铜模生产。不过,在实际的铸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袁大头”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始的设计打制的。 首先是在模具的制作上就存在瑕疵。据说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限,意大利进口的铸币钢模板需加盖法兰西文,以证明其来源于法国的阿托菲诺工厂。但模板加盖的字母“F”和“O”之间距离过小,而“F”又过于高耸,由此造成了“袁大头”胸前标志的缺陷。

其次,由于各地军阀对中央政府的蔑视,导致中央政府的印鉴很难真正得到落实,于是一些地区性的造币厂就在印鉴上打了折扣。比如,作为地方势力的典型代表,张作霖掌握的东北造币厂生产的“袁大头”,背面印鉴中的“年”字,就被改成了简化字体的“年”;而由浙江实业银行出资,委托杭州造币厂制造的“袁大头”,正面则没有镌刻发行机关字样。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版本“袁大头”的差异还在于它们的重量、材质等不同。不过,这些差异都是相对的,且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上的“袁大头”日益短缺,一些不法之徒打着各种幌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制造假的袁大头。对于这些伪冒的“袁大头”,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辨识,以免上当受骗。通常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是查看印面,假的袁大头印刷一般比较粗俗简单,而真的袁大头则印制精致;二是掂量重量,一枚标准的袁大头重量应为26.6克上下,若感觉比较轻,很可能就是假的;三是检验硬度,真的袁大头质地坚实,可用指甲划出较深的划痕,假的一划就掉色;四是看边齿,真的“袁大头”齿距均匀、深浅一致;五是检验金属成分,真钱的金属含量不低于90%,假的则达不到这个标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