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书画作品有多高?
慈禧太后的一幅《牡丹佛手图》在2005年拍卖中竟以308万的天价成交,其价格之高,可比齐白石、张大千等当今国画大师的作品,让人大跌眼镜。无独有偶,同样在2005年,一幅据传出自慈禧太后之手的《萱草图》拍出110万元高价。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慈禧太后的书画价值有多高?
书画“功力”高深
慈禧太后酷爱书画,她曾对人说:“我于万机之暇,偶事绘染,自娱静志。”慈禧太后60大寿、70大寿期间,她命人将自己60岁前后画的55幅花鸟山水集册,题名为《慈禧太后御笔》,命大臣为之品题,还命工部用上等金丝楠木做楠木匣盒,上面刻有大臣们的品题,精心装裱成册,藏于三海紫光阁。
慈禧太后一生画了很多画,除了自己创作以外,还有大量的“合作”画。据传,当时,擅长花鸟、翎毛、虫鱼、走兽、山水的宫廷画师易培基,经常用“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之计,将自己完成的画偷偷挂于西苑,让慈禧太后题款钤印,或令内侍代为题记钤印,然后装裱成轴,收藏于三海紫光阁。
在许多流传于世的慈禧太后书画作品中,有四条屏书法作品,每幅宽72厘米,长229厘米,装裱为条屏挂轴形式。书体为楷书,内容有《王继香赞》、《唐三藏赞》、《佛顶大白伞盖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每条屏末款有“臣妾某某恭书”字样。据说这是光绪年间为祝慈禧太后60大寿所献的寿礼。
当时,一些朝廷重臣及地方督抚,为了巴结慈禧太后,纷纷进贡寿礼。慈禧太后将众多寿礼赏赐内务府官员,但对题有“臣妾恭书”字样的书画件却秘不示人,全部自藏于三海紫光阁,由内府指派太监、宫女专门守护。这些条屏书法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除了用别人的作品“盖戳”以外,慈禧太后还经常让人代笔自己的作品,据说,擅长山水的画师缪嘉蕙,擅长人物的画师缪象予、柯琳吉等都代笔过慈禧太后的作品。由于代笔者都是清宫廷艺苑高手,画品精良,加上由太后亲自题款盖印,所以,这些代笔之作常常使外人难辨真伪。1902年、1904年、1907年,慈禧太后曾组织过3次规模宏大的画展。画展上的作品大多是她自己创作的和那些代笔之作,当时观瞻者甚众。
有人认为,慈禧太后的“功力”很深,她画的竹叶,其技法已入化境,堪称妙品。一些藏家与书画鉴定家,对那些堪称珍品的字画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