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茶叶末釉小罐价值多少?
釉色以黄、绿色为主,茶叶末瓷始于唐代,是黑釉的一个品种。由于出釉中铁、镁等成分的作用,在黑色釉面上产生大小不一的黄褐色乳突,类似茶叶,故称茶叶末瓷。茶叶末釉为黄、绿二色,绿者称茶叶末,黄者称“鳝鱼黄”。
清雍正、乾隆时的茶叶末釉最为名贵,其釉色黄黑相掺,犹如茶叶细末。茶叶末釉器以瓶、尊、洗、壶、罐为多见,以仿古铜器的造型最受推崇。雍正茶叶末釉没有玻璃釉,失透感很强,器物内壁、圈足基本施半釉,釉面均匀光润,黄褐色和青绿色色块相间而浑然一体。乾隆茶叶末釉玻璃感强,釉面有开片,器物内壁常抹釉,有薄斑,釉面呈色比雍正者偏黄,青绿和黄褐色块大小不一,色泽清晰,但有些缺乏韵致。
清道光、光绪茶叶末釉玻璃感很强,釉面有橘皮纹,内壁施满釉,青绿色块偏大,与黄褐色形成明显界限,缺乏交融感,黄褐色多于青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