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没有包银镶玉紫砂壶?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有款识的紫砂器来看,最早的清初紫砂器出自康熙一朝,康熙紫砂存世品中不乏有精品佳作。一般来讲,康熙紫砂壶的用料都不错,制工也比较精细,壶体大多紫红色,器型以传统为主,一般不饰文字,但见诗文的紫砂壶有所增加,制壶名家所镌字款与器身铭文大多为行楷,秀丽潇洒,清逸端庄。清康熙紫砂器中有一种包银镶玉壶,这种以紫砂为胎、在壶体上镶嵌玉石并在其外加包银丝的紫砂壶,体现了该朝代工艺技术的进步,工艺制作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种包银镶玉壶从康熙一朝出现后就流传至今。由于它以紫砂为胎,在紫砂壶的腹部、盖上镶有玉璧,镶玉外包有银丝,因此具有紫砂壶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变质馊酸;盛冷茶不凝,且能保香气使味不变;冬天手握不易冰手等使用功能,又具有金银器贵重富丽、玉器质润清宁等观赏价值,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清时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使用。
清康熙 包银镶玉紫砂壶
此包银镶玉紫砂壶为冲型壶式,圆把,圆壶嘴,在其壶肩处镶有两个圆形玉饰,“玉饰”外包有银丝包裹着,以起到装饰作用;在壶盖上也镶有大小不同的玉饰两个,同样外面有银丝包裹。壶盖、壶把与壶身一气呵成,流、把、钮对应称势,口盖紧密平整,造型优雅,制作规整。壶底钤“惠逸公”篆书方印。底中央有直径1.4厘米的注浆孔洞。
此壶现为西安民间陈先生收藏。据专家鉴定,为清康熙时的包银镶玉紫砂壶。此壶工艺精湛,造型优美,且流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