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糊窗户的书法叫什么?

厉语歆厉语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用毛笔字糊窗户是有历史渊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叫“窗贴”。窗贴就是写在窗棂纸上的书法小品,有楷行隶篆多种字体,内容主要是描写景物和即兴抒发情怀的小诗短文,是明清时期文人流行的生活情趣。古代没有玻璃,窗户上都是糊上毛头纸。清同治以前的北京普通人家几乎家家都用窗贴糊窗,所以北京人管毛头纸也叫“窗户纸”。

写窗帖,最典型的是唐伯虎。传说唐伯虎为了糊窗户写窗帖时,发现用一般的墨写在毛头纸上干得都慢,时间一长,字的笔画就会晕散,所以他在用的墨汁里面加了点矾。用这种加了矾的墨汁,写出来的字干得很快,干了以后也不再晕散,而且,用手指肚一摸,还有点硌手,这应该就是金匾最早的样子。当然也有可能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点儿改进。据说唐伯虎发明了金匾之后,还把它当成了自己私人的玩意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