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整套头面有多重?
头面是清代满族妇女装饰的总称,从上到下分解开来,有钿子、扁方、勒子、簪缨、挑牙簪等部分构成。 一整套头面一般重达5斤。
钿子:是清代妇女的主要头饰,用细藤做成框子,用黑纱或青色暗花绉纱作的面糊上,后面高起呈筒状,叫兜子,上面缀珠花、绒花、点翠,可以插簪、钗、钿。 越富裕,钿子装饰越华丽。 钿子分单、夹、绒里三种,分为暖、凉两种式样,有红缨子和黑缨子之分,分别用于结婚等庆事和丧事。
扁方:是插在两鬓发根处的扁平饰物,一般用金、银、玉、玳瑁、象牙等材料制成,上面常雕刻或镶有图案花纹。 结婚时要用珊瑚、玛瑙、宝石等,制成一色或杂色的扁方,称花扁方。 皇后扁方用金累丝制成,簪面为五凤或五龙五凤,上嵌珍珠宝石,叫“金五凤冠”或“金五凤冠”。
勒子:又称“发络子”,一般用金、银、珠玉等材料穿成,也有的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 勒于发根部,装饰后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