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的瓷器值钱吗?
金元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加之民族、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陶瓷工业出现衰退。
这一时期的陶瓷生产,基本上承袭前代的工艺传统,并形成了几个比较稳定的产瓷区,如北方的钧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南方的景德镇窑、龙泉窑、吉州窑等,成为金元时期主要的瓷窑。
金朝的陶瓷,除了继承北宋的某些窑系,如耀州窑、钧窑、定窑及磁州窑系等以外,还发展了不少独立的金朝瓷窑。从考古发掘材料看,金代的制瓷业并不衰落,在工艺和品种等方面还有所发展和创新。如磁州窑系在黑釉或白釉上加绘红绿彩,使制品更加鲜艳华丽。
钧窑系中的玫瑰紫和海棠红等乳浊釉,也是新的成就。磁州窑系的布釉工艺、河南当阳峪窑的绞釉和剔花工艺、山西霍县窑的结晶釉和黑釉器,以及河南登封曲河窑的釉下彩黑釉器、江西吉州窑的剪纸和木叶贴花黑釉瓷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金元两代并存期间,北方各窑场基本为蒙古族所有,南方瓷窑为南宋政权所掌握。1279年以后,全国瓷窑均归元朝政府所有。
元代的景德镇,处于南北交通的要冲,统治阶级重视制瓷业,外来技术工人的内迁,以及南方青白瓷工艺技术、北方磁州窑工艺技术与景德镇当地的工艺技术相结合,使这里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元代的制瓷技术,在宋、金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在品种方面,除继续烧造前朝的青、白、黑釉瓷器外,还成功地创烧了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代表的釉下彩瓷器,以及高温铜红釉和颜色釉等新品种。
这一时期,北方各窑大多烧造一种具有北方风格的粗犷豪放的粗瓷,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