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黑釉瓷器?

窦鹂窦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黑釉瓷器是中国产量最大、烧制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一个瓷釉体系,汉代就有烧制黑釉瓷的历史,从汉到清,黑釉瓷器的烧制从未间断。在黑釉瓷发展到宋、金、元时期,北方出现了大量的黑釉窑场,比较著名的有耀州窑、磁州窑、临汝窑、巩县窑、登封窑、内黄窑、宝丰窑、鹤壁窑、曲阳窑、德化窑等。其中著名的窑场有吉州窑。这些窑场制作的黑釉窑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黑釉瓷因成本低廉,原料易取,使用广泛,是大众实用的餐具,受到民众的喜爱。

黑釉瓷在明清时期虽没得到较大发展,但仍然有不少窑场在烧制黑釉瓷。在有些窑场中还有制作用于陪葬品的冥器,黑釉瓷作为冥器用量大,规格较低,一般在葬坑中出土的器形较多,如黑釉瓷罐等。而在地面上出土的黑釉瓷主要以宋、金、元时期为主。到明清时期,除部分窑口制有黑釉瓷外,大部分窑口不再继续生产黑釉瓷。明清时期有相当一部分窑场继续在烧制酱釉瓷或铁锈花瓷。酱釉瓷与黑釉瓷相比,釉面相对薄而通透,釉色以酱红色为主。

我们在鉴定黑釉瓷首先要辨别其是不是黑釉瓷。一般真品黑釉瓷的年代早,烧制温度高,其黑釉由于铁的含量高,釉面显得很浑厚,比较黑,有些会流釉,有堆釉现象,釉面的氧化显得发乌,与真品的酱釉瓷相比较,显得釉面更加浑浊,发黑,发沉,通透感不强。有些黑釉瓷在施釉是会有旋痕出现,这是制胎时留下的痕迹,有时也会有窑渣附着在釉面上,这说明该器是上釉后直接上窑,而真品瓷往往是先上釉,后在釉上施化妆土,然后粘窑具,因此在上釉的黑釉瓷上,粘窑具的地方都是在化妆土上,而不是在黑釉上粘,这样在使用后脱落,就会有黑釉、化妆土和胎体暴出,这也是黑釉瓷的一个重要特征,明清以来的仿品由于多是模子或翻板作伪,因此一般在釉面不会出现这样的特征。

我们在鉴定黑釉瓷要从其制作手法、施釉工艺及使用的原料,烧制的温度等方面与各个不同窑场不同年代真品的标本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好的鉴别其真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