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包浆怎么看?
瓷器的包浆就是瓷器经过长时间的岁月侵蚀,在瓷器表层形成的氧化层。其实,不管什么年代的瓷器,在使用或是埋在土里、沉到水里之后都会在表层形成包浆,出土或出水后的瓷器,其包浆会根据保存、清洗、盘玩的环境而形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通常所说的有包浆的老器是经历了较长的年代,在各种自然环境的作用及人为的磨擦作用下形成的。
有人把盘玩的器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亮色也称为包浆,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新亮色,离真正的包浆还有相当长的年代。有人又把新仿的器物经过化学处理、物理处理、人工磨漆而成的伪包浆称为土锈包浆这是典型的欺骗手法。“老包浆”与“新做包浆”用放大镜是可以区分开的:真正的老包浆是柔和、润泽、莹亮,而且不张扬;“新作包浆”显得干枯、生涩、炸裂、呆板,且很张扬。
还应该提到的是,有些瓷器是新仿旧,就是作伪者为了迷惑鉴定者,把全新的瓷器故意撒上大量灰尘或将器物置于阴暗潮湿处,使之形成一层假的“包浆”。尽管很像老器,但只要细心观察,同样可以分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