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怎么修复?
瓷器修复方法一:镶器修复法
凡因残损部位,无法使用粘合法修的瓷器,可使用镶器修复法。例如:盘碟类器物口沿损坏;碗类器物的口沿或把、足损坏;瓶罐类器物的口、把、足及腹部残缺等,都可用镶器法修复。此法有重新配制口、足或配把的,也有另用其他残破的古瓷器切割出所需要的部件粘镶的。由于这两种方法所用材料的釉色、质料等不太容易协调,一般修复后的器物在釉色、新旧程度、花纹图案上会有很明显的接痕,使用此法修复的器物一般不冒充完整的器物作商品出售,只是作为自己陈列、使用而已。
瓷器修复方法二:配釉补全法
古瓷器的釉,是施于器胎上高温烧成的,具有非常坚硬的质地。某些古瓷器的釉,由于时间久远,其硬度和胶质粘度超过了胎骨。器物损坏之后,断口处的釉面很难剥离开来,因此,残破后的一些带釉残片很难再粘接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先把原釉磨掉,然后配制出相同或相近的釉料,把器物的断面补全烧成以后,再粘接上,这种方法叫配釉补全法,多用于瓶、罐类器物残破之后的补全修复。
如一个清乾隆紫端六方瓶严重残破,瓶的三面都已荡然无存,只剩另外三面和瓶颈断为四块。每块的断面都带着极硬的釉面,若把它们粘接上,再施以刀功美化断面,终因硬釉和胎质的色差过分悬殊很难使人达到满意。后来采用配釉补全的方法,先把断面对面的釉面磨掉,再用相近的釉料补全釉面,经烧成后再粘接上,使器物恢复到完器时的形态,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