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花鸟竹菊老瓷坛有价值吗?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 一词相同,这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享誉世界。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 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开始烧制原始瓷器。其后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约 700 多年的演变、发展,到东汉中晚期,中国终于烧制出了真正的瓷器。
随着瓷器业的不断发展和制瓷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的瓷器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从陶瓷的造型与装饰风格来看,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特征。一般来说,宋、金和元代的陶瓷,造型浑厚、古拙、敦朴,线条简练、丰满,装饰题材广泛、多样,纹饰豪放、洒脱,釉色浑厚、斑斓,器物一般不署款识。明代的陶瓷,前期的造型、装饰风格大多沿袭或模仿元代,后期开始独创,在釉色上,除青、白两色外,又新创出低温彩釉数种,器底开始有款识。
清代的陶瓷,在造型和装饰上大多模仿历代名窑,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色彩艳丽、丰富,而且产量大为提高、价格便宜,因此陶瓷器开始普及。可以说,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的蓬勃发展时期,从唐末五代以来形成的“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至这一时期,已发展为多姿多彩的品种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