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瓷器值钱吗?

申屠嘉婧申屠嘉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同治是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共计13年。由于统治期间较短,也没有出现过足以对世界造成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所以同治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感并不强。同治瓷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并未受到藏界的高度重视,价格十分低廉。

“同治大婚”提高了同治瓷身价

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同治与慈禧绯闻的逐渐解密及同治年代剧的热播,同治皇帝与珍妃、香妃、慈禧太后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勾起了人们的好奇与探秘,同治一朝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连带瓷器身价也随之飙升。

在清朝268年中,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大婚瓷”。一次是雍正元年,为孝敬皇太后和庆祝雍正皇帝大婚烧制御用瓷,世称“雍正大婚瓷”。第二次则是咸丰十一年为同治皇帝大婚烧制的“大婚瓷”。因为同治即位时幼小,实际负责操办同治皇帝大婚的是当时实际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所以“同治大婚瓷”上大多有象征慈禧的“祺”字铭记。所以“同治大婚瓷”是同治年间的特殊产品,在整个清代亦极为少见和珍贵。

另外,由于清王朝自“同治中兴”至宣统退位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百孔千疮之中,财政极度匮乏,所以同治皇帝大婚所需的物品除了皇帝所使用的一部分是从内务府的库存中调拨外,其余物品(甚至包括一些御用物品),都是从民间采购而来的。如此一来,“同治大婚瓷”也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不仅有官窑“祺”字款的器物,还有民窑的少量仿官窑器和许多民窑器。

虽然同治时期距今并不遥远,但其中的官款“同治大婚瓷”存世量极少,较为常见的是民窑的,且绝大部分为碗、盘、瓶等日用瓷和陈设瓷,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延续了咸丰朝多用“万寿无疆”等传统吉祥纹饰的特点,民窑“同治大婚瓷”的器物底款大多为民国以来后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