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出什么瓷器?
洛阳唐三彩,亦称洛阳颜色釉陶器,简称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珍品。唐三彩在初唐时只有黄、绿、白三色釉,后来才发展到黄、绿、褐、蓝、紫等色。唐三彩的制作方法先用白色粘土制成素坯,入窑烧到1100°C左右,再勾勒彩釉焙烧。其颜色釉的色调随坯体的氧化或还原而变化,故釉色瑰丽多彩,绚丽斑斓。
唐三彩种类繁多,制作精巧,造型气魄浑厚,风格豪放,从其反映的题材来看,大多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如牵马胡俑、听琴胡女、胡人牵驼等等,是唐代丝绸之路商旅繁忙、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具体写照。还有骆驼负载丝绸、瓷器等物品,形象地描绘出当时驼队出国出境的壮观情景。尤其是人俑、马俑,或坐或立,或静或动,或奔跑,或吃草,各种姿态,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著名的有"仿唐三彩载乐骆驼俑",1959年在洛阳唐墓中出土,通高55.4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骆驼昂首直立,引颈前视,长嘴微张,鬃毛卷曲,驼峰高耸,四肢粗壮,阔步前进,背部载一椭圆形板,四周有雕饰的栏杆,栏板上8名乐舞俑手执箜篌、琵琶、筚篥、笙、拍板、锣等乐器。他们有的吹弹,有的唱歌,有的伴舞,表现出唐代民间歌舞的乐舞场面。
唐三彩是唐代重要的艺术珍品,在洛阳唐代墓葬中出土很多,现洛阳许多古玩市场、商店均可购买到唐三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