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那朝仿明代青花瓷最多?
清代康熙朝仿明代青花瓷最多。在清代仿古瓷中,以康熙朝仿品的质量为最佳。这是因为,康熙皇帝对艺术有深切了解与喜好,对历代陶瓷有精深研究和深厚造诣。据传康王即位前巡行北直隶与江南时,还曾亲自督促及参与厂窑青花瓷烧制,且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康熙皇帝对陶瓷发展的亲自关怀和重视,使这一时期的制瓷工艺在明代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再创新高,进而使窑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此时所仿的明代青花瓷器,可谓是几可乱真,以致有“挺过康熙”之说,成为后世仿古瓷难以逾越的峰巅。“挺过”亦作“腚过”,即模仿得像过屁股后面那么近,“康熙朝生产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代表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最高水平”。
清康熙青花瓷之所以能将明代青花仿制得惟妙惟肖,几近乱真,这主要还是与清康熙青花自身的特点分不开。其主要特点是:清康熙青花在色彩上,浓淡相间,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有的作品还使用“分水填色法”进行渲染,使得青花色调犹如水墨画效果,浓淡层次丰富,色清而不浅淡,艳而不俗,青翠明快,其特点为深沉、浑厚、艳丽、高雅。这一时期官窑青花又多采用浙料,色美清亮,色泽浓重青翠,呈宝石蓝色,清亮如黑漆,称“苍龙矫夭”,尤以康熙中期青花色丽质美,色调浓翠,是明清以来青花瓷的典型代表。民窑青花使用江西乐平釉果青料,深浅不一,色彩鲜艳,有深蓝、浅蓝二色,有的蓝中还闪烁着小星点状的锡光,俗称“金星蓝”,有的呈蓝灰色。由于窑温高,青花透澈、有明度偏低的倾向。由于青花制作工艺精细,使得康熙朝青花的青料能克服以往色斑聚集的缺点,青料与釉融汇一体,浓淡自然相间,层次丰富。
而在纹饰上,清康熙朝青花瓷纹饰优美,讲究构图,层次清晰,笔法流畅,图案多以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及洞石花蝶为主,前期图案多为粗犷豪放,后期图案精细严谨。仿古器物仍占很大比重,无论是仿明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还是仿明成化的青花莲池纹,或者仿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等器物,与真品都十分相差不多,真赝难分。青花瓷的装饰画面既有以清康熙朝为蓝本的作品,又有仿明宣德、成化和明末的图案纹饰,这在传世品中颇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