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瓷器年代?
官窑器物与同年代的民窑器物相比,制造年代明确,且存世量少,因而更易辩识。从历朝历代的官窑特征看,有些朝代的御窑与民窑区别十分明显,而另一些朝代御窑与民窑差别不大。在明中期以前,官窑器物受工艺技术和烧成制度所限,与同时期的民窑器物区别较为明显,在明中期以后,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官、民器在造型上的区别缩小,官窑仿民窑制造的情况增加,使得鉴定工作变得日益复杂。
一般来说,同一年代的器物其造型、装饰基本相近,只是在造型的优美程度、胎釉质量、装饰手法上存在官、民器的差别。在不同时代,由于社会、文化、技术水平发展不同,制瓷工艺和审美标准也就各有不同,这就使得历代陶瓷具有自身鲜明的时代风格,成为辨别年代的基本依据。对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器物,只要抓住其造型或装饰特点,鉴定年代难度并不大。例如晚清光绪年间仿康熙五彩器,尽管技艺精湛,质量很高,但凡仔细观察即不难发现,其造型、绘画风格、色彩搭配、款识明显不及康熙五彩。但若是清晚期仿雍正粉彩器,二者差别就很细微,就需要从造型、彩绘、款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