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何健书法?
何建,字仲明、一峰,号石庐主人,1972年生于山东汶上(今属济宁市)。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高级教师;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书法网特邀书家;北京华夏慧才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兼书法教师;济宁电视台《翰墨飘香》栏目艺术总监;汶上县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自少年时代起,习隶学篆,后专攻章草,从二王入手,师承著名书法家张鹏先生。临池不辍,广采博取。注重理论学习和临帖创作。在章草方面,得张旭光先生亲授点化。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级书法大赛中入展并获奖,入选国家级展览30余次。
其书法作品被多家报刊杂志及艺术网站转载、刊登介绍;并被社会各界人士收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关于绘画的重要理论观点,也是对艺术家的基本要求之一.此论道出了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创作者应具有的自觉意识. 在当今的艺术教育领域里,对这一命题如何理解?怎样运用于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师法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大自然是美的创造者,也是艺术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它包括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所展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及其形式美感.人们通过观察和研究美的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内在的精神气质,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与感悟,从而产生艺术想象的冲动.然后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提炼加工和完善,把客观的美转化为主观的美感.再将其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就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了.
学习自然之道的关键在于深入细致地观察和研究.只有细心观察、反复思考,才能发现自然的奥秘和美学的法则.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敏锐的目光去感知自然之美,还要有善于归纳整理、概括分析、研究探索的能力和素养.否则,就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只能事倍功半. 艺术家们通过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和对自然之道的深刻体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掌握了创作规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柳公权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虽然未能完全达到王羲之的水平,却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楷书体,这就是“师他人而不尽师之过也”.又如清代大画家沈周在学习古人基础上,结合自己实地观察,终于画出了独树一帜的江南水乡景色.他的学生文征明则说得好:“要之皆一戏耳!”(见《文征明集·答俞允德论文》)师法自然是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离开了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艺术创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心摹手追——是继承与创新的基础
在观察研究和师法自然的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了解和学习前人优秀的艺术成果,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前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这种超越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清·郑板桥语),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所谓“法乎上,得乎中,法乎中,得乎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摹手追”就是要做到既继承传统,又要突破创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前人优秀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思想,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目的.其次,要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所有一切优秀的前人艺术作品,扩大知识面,提高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第三,要在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艺术家创新的基础.第四,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修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艺术的创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第五,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和分析前人的优秀作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正确对待别人的成就和失败.总之,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有出路.
三、融会贯通——是艺术创作的成功之路
在师法自然、心摹手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刻苦钻研和勤奋练习,逐渐掌握各种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技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技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其中,最后创作出自己满意的精品佳作,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融会贯通.
要做到融会贯通,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熟练掌握各种技法.在书法学习中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学习.第二,要全面认识各种技法的优缺点.对于不同技法的不同优点和缺点,都要一一加以分析和比较,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倾向和需求加以取舍.第三,要将所学的东西进行整合.即将以前学到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二王”的书风就比较好,但他们的字体也有缺陷,那么我们就应该吸收其精华,剔除其不足之处.这样才会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