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什么春书法?
宝春,即“保春”;所谓“避讳”是指中国封建时代人们说话、写字时遇到君主及其父母的姓名都要采取某种方式规避不直书其名的特殊习俗(《辞海》) 据查,在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此字。所以无法考证是否避讳。 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应该是人为的避讳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代的文字狱非常严重,为了避祸,很多人都在名字上下功夫,例如: 弘历是乾隆的名字,那他的臣子怎么敢把弘字写在文字里。所以所有跟弘有关系的所有词语或者句子都必须改,如宏、红、鸿等,但它们都有其他的含义。比如宏可以改成恢广之亨,红可以改成朱赤之祥等等。。。 由此推断宝春的春,应该也是避讳的字,但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没有相关的资料记载。 所以我觉得这是个人为的避讳字!不是真正的避讳字。 因为真正在避讳时,不会只避开一个字。而且这个宝字的下边那一撇也没有变,按照避讳的原则,应该变一横或竖。
关于避讳的问题我再补充一下 关于避讳的分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三种 一、尊讳,就是皇帝和他爹的名字 二、家讳,就是帝王和后妃及家族成员的名字 三、公讳,一般是官员和文人雅士。 在避讳方面,清朝是最严格的,而唐朝则是比较宽松的朝代。 下面我们看几个案例来了解一下吧 1.唐·李翱《韩昌黎集序》:“凡先生所言,高自许与,欲人所难知也。” 2.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刘岳传》云:“太祖常命诸子学舞,见晋王所教者殊拙,因曰:'晋王喜自巧,好改古人,至于舞艺则非所以教人。’乃亲教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及皇弟周世宗之子秦王廷美,皆得佳度。” 3.宋太宗赵光义诏令天下学校各立孔子神像,祭祀时用太牢之礼,并命宰相至国学行释奠之礼于像前,且亲自撰写祭孔文,由太祝读毕才开坛祭馔。
4.王安石罢相后,又遭司马光反对。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史称“熙宁变法”与“元祐更化”之争。这种政治斗争不仅体现在朝堂之上,而且还波及到民间。 王安石推行的新政策对民众影响不大,因此百姓对此不太关心。不过,由于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主张恢复旧法,这就触动了原来受变法影响的一大批人的利益。他们纷纷指责司马光,声称他恢复旧法就是“毁庙复尸”之举。于是乎,在民众当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副对联:“新法是佛,旧法是鬼”。 这幅对联中的典故出自佛教用语。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后,曾经多次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国宣讲佛法。为此,佛祖先后修建了八座庙宇以示纪念。后来,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加,这些寺庙也逐渐变成了繁华之地。可就在这时,有人却提出应该拆毁这些庙宇以建房屋。这一建议立刻遭到释迦牟尼的强烈反对。 面对佛祖的严词拒绝,提出这项建议的人灵机一动说:“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现在所建的房屋都是用来住人的,既然是用来住的,为何还要让它们空着呢?不如就把这些寺庙改造成住房好了!”佛祖听了这话以后不由地颔首赞许。
5.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下诏天下学校各设先师孔子之神位,祭祀用太牢之礼(牛、羊、猪三牲,古代最高的祭祀规格),并由国家负担祀典一切费用开支。
6.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后的第二年正月,即公元1645年2月,清摄政王多尔衮发布上谕:“今奉太后懿旨,凡朝廷官爵,应永尊顺治年号,不得再称弘光元年,违者罪之”。
7.光绪十四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在北京西什库教堂内的法国主教署理公使雷继宗突然接到一个消息:北京城内的洋人教友都收到来自巴黎总部的急电,要求教会立即将光绪帝的生母慈圣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养母慈禧太后的肖像从画像上揭下烧掉。否则的话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得知消息后,雷继宗顿时感到五雷轰顶,惊骇万分。尽管他十分害怕,但为了遵守教规,维护教会的声誉,他还是在当天下午将这两张画像送交外国使馆烧毁。随后,他又将此事禀报了法租界当局。 不久,北京各教堂都张贴告示:“京师天主堂敬告教民人等,本堂奉有天主谕言……嗣后凡遇国家庆典,无论中外官绅,俱当虔诚望空拜谢。若有不遵,是为叛逆。”至此,一场针对光绪皇帝的迷信活动拉开了序幕。
8.据说某朝一位大学士家中有一老仆,此人一直忠心耿耿,深受主人恩宠。不料这位老仆却在寿终正寝之前给后人留下了一封遗书:愿死后灵魂升入天堂。这位大学士觉得这似乎不妥,于是就派人在自己的墓前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某大学士之灵柩葬于此处”等字样。可是过了没多久,有人在该墓旁发现了一块墓碑,上面的文字完全相同,只是时间比前一墓碑晚了两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