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书法有什么?
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孔丘曾到周朝的典籍收藏处“藏书阁”学习,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些古书,并编撰成册后命名为《尚书》;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儒孙卿(即荀子)又重新辑录整理过《尚书》,并将之传授给弟子韩非子,最后韩非子将《尚书》传给了秦代的李斯,而李斯又将《尚书》传播至后世。 因此最早的《尚书》是上古时期的文献片段和篇章的总结与汇编,但里面所记载的内容过于晦涩难解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孔子开始根据自己对上古历史以及当时社会的了解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解析,最终得出了《书序》一书,该书中记录了很多关于《尚书》的解释性文字,比如《书·舜典》中的“惟十有三祀,王往狩于海隅厥郊大皞”“惟一月戊午,王自南郊遂至于洛邑”等,这些文字经过孔子的解释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从《尚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尧、舜、禹等上古圣贤的事迹和一些传说故事,也能看到夏商周三朝的开国之君建立帝业的光辉历程及他们的治国理念和思想,除此之外还能了解到诸如后稷、契、皋陶之类的上古名臣的事迹和他们所作的贡献,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神话色彩,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已经不是最原始的样子了。 而我们常说的“梓童”一词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一篇之中,原文为“帝曰‘嗟尔禹!水乃木德,巡省南方’。‘厥言淑勿,既劳乃事’‘无然歆羡兮,先民有言’‘勤其农功,恪其职贡’……”“禹曰‘於吾众,有能劝善,克免厥罪,今予传位後嗣,犹嗣朕躬’‘予不谋于我友虞仲,寻莫我敢由’” 在古代帝王上朝之时,大臣们站立两旁接受皇帝的询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皇帝询问某个大臣意见的时候,这个大臣却面露为难之色不愿发表看法就称为“汝犹克诚允纳,罔有贰志”,意思是你能够真诚地将你的想法告诉君主,千万不要心怀异志。 由于“梓”在古代有着“木王”的含义,所以后来“陛下”就被写作成了“殿下”来表示对皇帝的尊称,而“令郎”则被换成了“公子”来称呼别人的儿子,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子是上天之子,所以在称呼天子的时常用“下”字来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