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多字长楹联书法?
“联”字的甲骨文、金文如下: 可见,这个字是从衣(或包)和联两字组合成的会意字,指用布帛把东西连接起来。《说文解字》解释为:“连也;从衣丶声。”本义是用布帛相连结。比如《墨子·节葬下》:“若施乎人,藏人之覆,盖非礼也。”意思是如果对别人这样做,隐藏别人倒下的样子,是不合乎礼仪的。又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意思是以此表明生死的重要,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再如汉班昭《女诫·和叔妹》:“联绵相贯,手足俱时,情发于中,形于外。”意思是有条不紊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人的手脚一齐动起来一样,感情发自内心,表现在举止言谈之中。
现代汉语中的“串联”这个词是借用来表示通信方面的意义的,其本意还是用布帛相连接的意思,所以“联系”一词的本义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含义了。比如鲁迅《书信集·致萧军》:“你同强兄的关系渐渐发生联系了么?”又《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一面走,一面想,这事情其实是极简单的,我所以如此焦燥者,就因为我还未懂得人生之大患,在吾辈必然要老,必然要死这一句话啊。” 至于《汉语大字典》里的“联”的字义中就有:“本指用绳带把物品连贯在一起,后用于书信、对偶等。”例如《北齐书・杜弼传》:“自晋南迁,因失根据而联姓聚族而居者,百室犹称村落,千室曰乡亭,万室乃称城乡。”意思是说自从东晋迁移到南方以来,由于失去了根据地,于是大家族聚集住在一块的地方就被称为村庄。千户的住家叫乡亭,万户以上的才称为城乡。这里用的就是这种意义了。
另外《汉语大词典》还收录了“联名”这个词,不过它给的解释却是:【动】联合署名;共同签名。其实它的本义的用法是和现在的用法一样的,而不是像词典里所说的那样是由“联”加“名”构成的合成词,而是由“联”和“名”组成的动词短语,类似于英语当中的phrase或者clause。当然,这里的“签名的名词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因此,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动词使用的“联”,都含有“相连”之意。由此引申开来就有了书信和对联的写法,还有联络、关联等等一系列含“联”之意的词语了。 回到题主所问的“上联”二字,既然是以“联”为主干,那么下联也应该与之相对。
我的建议是取“对”字为佳——因为对联最讲究的就是上下句的相对。同时,上联的“出”与下联的“对”,一收一放,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一对出来,既符合汉字传统的结构关系,而且读上去也有抑扬顿挫之感。 “对”的甲骨文、金文是这样: 这个“对”的造字方式很有意思,上面部分是两个手形字(即后来发展而成的“又”字),下面是“口”字。也就是说,这个字原本是指用手捂住嘴不让说话——也就是禁止言论之意,同时也暗示着只有面对面才能交流,从而暗含着相对的语义。 本义指两人对立,如元关汉卿《窦娥冤》:“左右将两个犯人来。”(意为把这两个犯人带过来。) 又指面对面地坐着谈话或听讲话,如唐杜甫《与李十二白韦十八见登慈恩寺浮图》诗:“对酒闻悲歌,叹君输才德。” 又指面对面的排成行,如《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公(曹操)兵虽精,必不能敌;不如深沟高垒,以待其变……公犹未肯变心,此必计穷所以呼公孙耳。可遣锐士,密攻其侧,破之必矣。”(曹操的军队虽然精锐,肯定打不赢我们;你们应该深挖壕沟,加固壁垒,等待他们自己改变策略……曹操还没有死心,一定是计谋用尽所以才呼唤公孙瓒吧。可以派出一支精兵,悄悄从侧面攻击他们,一定能打败他们的。) 又指双方对阵交战,如《水浒传》第二回:“今日俺们正要厮杀,愿求大将军善策。” 又特指男女间的交往,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今代诗家,以小词为对,遂至淫邪媟鄙,无所不蹈袭,殊不足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