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绺就是裂吗?
这个问题,让我来! 首先回答:不一定;其次,要看是什么“裂”。 咱们先来看看,行内对“绺”是怎么诠释的—— 当然,这是行内的专业解释。换到日常说话中呢,“绺”和“裂”的区别大概也就这样了。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裂”是破坏性极强的外部因素导致的玉石表面或内部的损伤,而“缕”则是轻微到可忽略的内部纹理。
不过,老行家们还有一句判断翡翠好坏的口诀:“无绺不娇”。意思是说,没有裂纹的(绺)是不好的。可见在行家的评判标准里,“绺”=“裂”。但是,这“无绺不娇”里的“绺”,可不是咱们前面所说的“缕”啊!这句话里的“绺”其实是指影响美观的细微裂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暗伤”——
所以嘛,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无绺不娇”应该理解成——没有影响美观的细碎裂纹,不是指没有裂纹。 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把“无绺不娇”理解为没裂纹的话,那这句话不就是废话嘛!毕竟,要是连基本的抗破裂能力都没有,那还咋能活到现在……哈哈。
综上,用“无绺不娇”来评价自己种水色俱佳的美玉,那是十分妥当的,一点毛病都没得。但如果你拿这句话来评判一块只有一两卡的豆种挂件,那就纯属坑自己了。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玉,有的值钱,有的却根本不值得购买呢?
这是因为在业内,除了“绺”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瑕疵。
一件翡翠上如果出现了白棉、脏、纹等瑕疵,那这件翡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为什么同样都是豆种,有些翡翠价值就能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了——因为这种豆种本身底子干净,没有瑕疵。 而有些豆种,价格却仅因几十元或者上百元罢了——因为这种豆种带有明显石花、絮,甚至还带有黑色或黄色色斑。
最后提醒一句:千万要注意区分“绺”和“裂”呀!别买到手之后,因为自己认错了,导致钱花了,玉碎了,那可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