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什么有翡翠?
首先,广东不是产翡翠的地方。 但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翡翠集散地——揭阳阳美玉都。 这里可以说是国内翡翠源头,有很多从缅甸直接来的“矿主”(其实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矿主,只是把石头卖给的中间人),他们带来原石并在玉都里加工成成品,或进行雕刻、打磨、镶嵌等后续工作。可以说广东拥有翡翠的原石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不为过。 其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我国是翡翠产地之一!
在我国的云南省保山市,有两个地名与翡翠密切相关,一个叫“莽黑”,另一个叫“麻栗坡”。这是因为在这里出产的翡翠中,绿色色调偏黄的叫做“莽黑料”(又称莽斑),而纯绿色的则称为“麻栗坡绿料”。 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也有出产的翡翠——清福陵(昭陵)出土的宝石中就有碧玺、绿松石和翡翠,其中一颗“翡翠珠”,直径达13毫米,色泽艳丽,为古代皇室所用的玉饰。所以,古人所说的“西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疆地区,它涵盖了今天的新疆、西藏等地区。
翡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化学式为 NaAl(SiO3) 2),因其外观酷似翡翠鸟的羽毛颜色而得名。从地质角度讲,翡翠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工艺价值的硬玉或由硬玉( NaAlSi2O6 )为主的玉石。
硬玉即为俗称的翡翠玉,它属于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可以有双晶出现。硬玉的颜色多样,有无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栗 brown、绿色、蓝色、黑色等等。透明的无色和翠绿色翡翠都是宝石。
从世界范围内看,缅甸、日本、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加拿大和罗马尼亚、我国台湾也有产出。但世界翡翠的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缅甸的一个长约130km、宽约30 km的狭长地段内。我国翡翠的产地在西南地区,主要分布是新疆、黑龙江、河南、辽宁、山东、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尤以新疆(和田石)最为著名。
云南翡翠的出现,也是80年底以后,随着缅甸翡翠原料进入中国市场,云南一些玉器厂生产翡翠玉器而流通到社会上。从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来讲,云南玉雕、翡翠艺术都是改革开放后移植发展的艺术,北京、广州玉雕界许多玉雕大师、玉器艺人来云南指导玉雕和翡翠生产创作,使云南这块神奇的玉雕翡翠"净土",在较短的时间内,玉雕、翡翠艺术形成了自己云南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粗犷中见灵巧细腻,绚丽斑斓、色彩丰富。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和观赏角度的变化,翡翠在云南正逐步兴起并走向成熟。在一些大、中城市的玉器市场上,常常可见一些"以次充好"的翡翠首饰和手镯,而这些所谓的翡翠,其实是用水晶、东陵石、 翡翠玻璃(熔融水晶中加着色剂而成)、葡萄石冒充的,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翡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