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石怎么形成的?

益子今益子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简单说一下二者的区别吧,虽然都是天然矿物晶体,但是两者的形成过程不同、结构也有所差别。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岩(NaAlSi2O6)或绿辉石岩(CaAl2Si2O6)经高压低温变质作用而形成的。而玉石呢?它是以软玉为主,含少量透闪石、阳起石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在地质学中称之为“羊脂玉”,主要指代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

当然,除了和田玉之外,还有岫岩玉、南阳玉、缅甸玉、蓝田玉等等,这些都属于玉石的范畴。 再说回大家最关心的形成方面,说到玉石的形成相信各位也不会陌生了,我们一般认为它是来自于岩石圈底层,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经过火山喷发或者地质运动,一些矿物成分进入地下水之中,经过反复搬运沉积,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形成了玉石。不过这仅仅是它的形成过程而已,并不是决定它价值的关键因素。

决定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于形成之后的外界环境影响,比如温度、压力、光线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石的品质。 那再来简答一下题主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咯~其实无论是翡翠还是玉石,它们在形成之初的成分含量差异其实并不大,都含有钙镁硅酸盐。只不过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例如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得其中硬玉或绿辉石的成分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翡翠;而其它条件相对较为“温和”的情况下,则形成了玉石。所以从这一点而言,也可以解释为何翡翠的价值要远超于玉石了。毕竟形成难度更低的一类宝石自然价格也会更便宜些。

这里是南红百科,专注回答与南红相关的问题!

仲芝仪仲芝仪优质答主

翡翠是岩矿,是硬玉、绿辉石和角闪石等组成的集合体。玉石包括软玉及各类宝玉石矿、晶质石、玉石化大理石等。翡翠只产于缅甸,玉石主要产于新疆。翡翠和玉的形成过程:

1、翡翠的主要矿床有两种,一是原生矿床,二是次生矿床。原生矿是和矿源岩在一起的,它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破碎、挤压、热变质作用、以及伟晶岩和花岗岩的浸蚀作用后,发生一系列的蚀变、变质。其中的超基性及基性岩,大部分变为钠质角闪岩。随着构造的继续变动,钠质角闪岩和周围一些含钠的岩石,在热液及地表水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重力的、水力的或胶溶的改造、分选和重新富集等作用产成了含翡翠、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等的次生矿床。

2、和田玉:属于角闪石类的斜顽闪石,即软玉,生成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在距今五六亿年前,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沿南缘形成了特提斯古海,受大洋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的作用,在7500万年前后,在山南形成了两条玉带。其一是受塔里木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在山南形成超常高压,使原生辉石、斜长石转换成了质量特优的白玉,沿山南深大断裂带保存于超基性变质岩中,即山南玉。其二是受西伯利亚板块俯冲作用,在山南西段产生高热使原生辉石、斜长石转换成了蛇纹石化玉石,即山北玉。之后,印巴板块继续向北推移,青藏高原开始抬升并向北伸展,特提斯古海开始退却,距今一千万年前后,玉龙被剥露地表,经过冰川切割和洪积冲刷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变成块体进入河流,沿河冲散、搬运、磨蚀,在河床、河湾、两岸阶地、冲积扇及沙漠戈壁长期埋藏,被河水侵蚀成羊脂玉,被沙漠戈壁中的地下潜水蚀变成枣红皮、撒金皮子玉及青皮子玉,形成和田玉。

3、独山玉:生成于麻粒岩相超高压变质的原生矿床,距今5、6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产生了绿辉石片麻岩,2、8-2、5亿年前的海西运动又产生了斜长角闪岩和斜长绿泥石片岩,以后又有1、85-0、65亿年前的印支和燕山构造运动,在10-7万大气压和900℃以上超高温、高压条件下,在地下30-50千米深处,原生矿形成深源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接触交代过程中由于岩体沿断裂破碎带内岩浆结晶捕获绿辉石片麻岩中的透辉石包体,发生绿帘石化和钠化蚀变等接触变质作用,5000万年前后喜马拉亚构造运动使原生矿体崩落并被风化剥蚀残留于地表,形成次生矿床,距独山县城约3千米处,即形成中国唯一的独山玉。

4、岫玉:生成于区域变质的原生矿床,区域变质作用是地壳运动产生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原岩变质。距今5、6亿年前加里东运动使原岩白云石大理岩与蛇纹岩相接触发生接触变质,生成的透闪石岩,是岫岩玉的原生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