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品质要素又有哪些?
翡翠是由硬玉岩,主要在地质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除了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外,还含有含量约为3%的透辉石、角闪石等; 矿物颗粒大小是影响透明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说,粒度越细,透明度就越高; 如果一块翡翠具备“种好”、“水好”的条件(即具备较高的透明度),那么在光照下,就可以看到晶体中的亮闪闪的金属光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翠性”或者“荧光”; “翠性”是鉴定翡翠真假的一个特征性现象,也是评价翡翠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自然光源或日光灯光源下,将翡翠拿近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闪烁的亮点,这种现象就是“翠性”,亦称“发光”或“晶亮”。这些亮点有的是单闪的,有的是成对出现的。若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翡翠,如果发现有绿白相间的亮色带,呈带状或条状延伸的,那就是翡翠的“翠性”。它是判断翡翠质量优劣的依据之一。 当然,有翠性的翡翠并不一定都是优质的。如果是B+C货的翡翠,由于人工处理的过程会破坏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出现“翠性”的部分就会比较少。而对于天然翡翠A货而言,“翠性”是比较常见的。
对于天然翡翠A货来讲,“翠性”的明显程度与品种、质地有关。如玻璃地翡翠,因其质地细腻,透度较好,“翠性”就比较明显; 而干青种和油青色翡翠,虽有“翠性”,却是很淡很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