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橘皮纹?

易正玺易正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橘皮”纹理,指的是在翡翠表层出现的、如同橘皮一样、颗粒间横向凸起、纵向凹陷的现象。它是由于抛光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件东西是怎么被抛光打亮的。通常来讲,一件器物在被抛光之前,都要经过打磨(所谓的“磨光”)这一步工作——通过磨具(通常是砂纸)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纹理,将表面打磨光滑,为下一步的抛光做准备。 抛光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方法。

1. 机械抛光利用抛光工具(比如研磨膏等)对工件表面进行摩擦,去掉表面的细微划痕、磨损痕迹和其他附着物,以达到光亮的目的。这种抛光原理和我们用砂纸打磨木材的原理类似,即通过粗糙表面去贴合细致表面以去除杂质。不过这里的粗糙表面和细致表面是相对的——对于玉石来说,天然的纹理往往是其粗糙的表面;而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的玉石,往往要在表面做出“亮光面”,作为抛光工具的研磨膏就会相对很“细腻”了。 天然翡翠一般都有天然的纹理,这些纹理就是其粗糙的“面”,所以为了抛光后看上去更悦目,就要将那些影响美观的纹理给去掉。比如把有裂纹的去掉,把颜色分布不均匀的洗掉,等等……这个过程就叫做“巧做”。但是无论怎样加工和处理,天然翡翠的某些天然特征是很难完全消除的。例如,经过长时间把玩或者经过浸泡油养,原来干燥、坚硬的翡翠表面,会呈现出一种润泽的光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出来”的“灵光”,也是判断其是否经过处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化学抛光利用某些化学物质的溶解作用来抛光石材。比如酸洗法就是用弱酸溶液来溶解晶体间细小的包裹体,使其暴露于表面,形成光泽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容易对翡翠的表面产生腐蚀,因此不能长期应用,且腐蚀的程度与材料本身的质量和有有关。 以上两种方式都能有效地去除材料表面的瑕疵,使材料的光学性质得到显著提高。但对于翡翠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容易在其表面留下微小的痕迹或凹坑,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渗进内部,留下难看的斑点。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在抛光时往往会涂上一层胶(如透明指甲油)保护剂加以修饰,这层保护剂就相当于画龙点睛的那一笔。有了这一笔,整个作品才算完工。

仰珩鱼仰珩鱼优质答主

因为翡翠的组成矿物成分有硬玉(主要成份)与角闪石,二者是呈放射状交织缠绕的,所以翡翠的各部分的密度存在差异,切割打磨时不可能各部分同时到位,总会存在高低不平,然后再加其它的矿物成份,看上去有凸起的纹路,像橘皮一样,称为橘皮效应。越是玻璃种的翡翠越不明显,冰种之后的翡翠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在翡翠原料上称为水岭。

橘皮效应在翡翠中很常见,它与翡翠的结构有关,是构成翡翠质量优劣的次要因素,是评价翡翠“种份”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所说的“松”与“细”就是对橘皮效应的直观描述。“松”指橘皮效应粗糙,结构较疏松;而“细”指则橘皮效应细腻,结构较紧密。可见橘皮效应细腻、结构紧密者为优。

一般“新坑”翡翠比“老坑”翡翠更松,橘皮效应现象更明显。但相同翡翠的“老坑”质量会优于“新坑”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