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按场口分几类?

夏样明夏样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可大可小,大的话可以写一本书,小的呢,一句话可以说完。 这个问题是最近很多朋友咨询我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我看市面上有的卖赌石的书,里面把翡翠的产地分的很细,什么莫湾基、乌砂皮等等,还有的地方将翡翠分为老场、新场,甚至还有的将翡翠分成不同生产时代的....云云。让我很是疑惑,想请教一下各位行家,这样的划分方法有依据吗?是否科学准确呢?

其实,这些书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划分,其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贩卖自己的书籍,因为如果一本讲赌石的书,里面把所有赌石的案例都放在一起的话,那么看书的人肯定会觉得,作者是不是没有本事将其分开啊,干脆把书合起来卖给人家算了。所以,为了让读者相信他确实在写书,就故意将不同的石头区分开来,这样做除了能让读者对他的书产生信任感以外(因为很多不诚信的生意人,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卖猪肉的,他绝对不会把肥瘦相间的肉放在一个框里卖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便于将不同场口的石头用不同的词汇描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来购买他的图书。

所以我在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所有的场口分类法都是伪科学,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有很多,种水色地工,这五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决定一块翡翠的价值,而场口这一因素,在价值衡量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老坑料,有人切出了冰种,有人切出了糯种,虽然最后抛光出来的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毕竟是同一种类型的石头,其本身的价值是一样的。再举个例子,同样是黑钨砂皮,有人切出了满绿阳绿,而有人切出了墨绿干青。虽然皮壳不一样,但毕竟都是黑钨砂皮,它们的价值也是一样的。

所以,用场口去定义每块翡翠是不科学的,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一些水平有限的新手,可以通过看场口的方式,对这块石头进行一个大概的判断而已——当然,这种判断只是初步的,甚至是相当粗浅的。

郜尉博郜尉博优质答主

现在缅甸的翡翠场口主要有老场口和新场口两大类,在老场口岸内又分为南班场口和北班场口,其中南班场口中有马其、后江、莫湾、帕敢、兴柳、水皮龙、水坎龙、老矿、马面坑、横场、麻兰、南拱、木拱、沙河、谷龙、南奈等场口;北班场口有黄道场、通铺等场口。另外新场口主要有帕敢场口和会卡场口。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主要场口的基本特点。

莫湾:莫湾场口开采历史悠久,是老场口中最大的一块料出产场,这里出产的翡翠料皮壳呈青黄色起沙松脆有红雾,其内部多裂绺,多数料肉质细嫩但透明度不高,颜色多色正翠绿,其翠性呈纤维丝状,莫湾场口以产出色好但水低的标本料而出了名。

帕敢:帕敢场口分为新老两部分,它位于南班与北班交界处,产于新帕敢的料皮壳呈深黄色起沙并风化严重难于辨明本色,翡翠内部常含有一些黄、黑色杂质和裂隙,透明度不高,其颜色多为黄阳绿、菠菜绿,质量较好的翡翠颜色浓绿但水头不足,大多在78MM。

会卡:会卡场口为最大的新场口,在其开采中常常是一窝出,其皮壳多呈褐红色并带有绿锈,有黑色杂质,该场口多产黄阳绿至菠菜绿,有见水(冰裂)的现象,但透明度不高,玻璃地较多,且常出现“黄沙地”、“黑沙地”等现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缅甸场口出产的翡翠皮壳有以下特点:1、多数皮壳起沙并有裂隙、裂绺,风化严重,有的皮壳表面有红锈。2、从皮壳本色看以黄绿色为主,多与翡翠石英岩伴生。3、从翡翠石质量看,多数料颜色鲜亮翠绿色者多见,翡翠石透明度不高,玻璃地者少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