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有什么意思?

项佳伶项佳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玉,石之美者称为玉。我们民族的祖先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玉这种材质,创造了玉文化。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一)礼器 中国是礼仪之邦,凡事讲求个“礼”字。用玉作为礼器的材料,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是用来祭祀的礼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大部分是祭器或礼器。这些玉器在形状、图案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以表示尊卑、长幼之分。

(二)礼仪 在以玉为代表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以玉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礼记·聘仪》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而且表达了一种道德修养的追求。古人极其重视玉的品德,所谓“君子慎独”,就是强调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始终严守规矩,保持德性。所以,玉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是道德修行的工具。

(三)权利与财富 中国历代皇帝都会给自己加一个“真龙天子”的头衔,以显示自己受命于天。而龙图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代表权力和财富。用玉来体现权力和财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四)辟邪佑福 中国人相信世间万物有灵,玉石也不例外。人们赋予玉各种神力,希望它带来好运和安全。小孩出生了要挂玉,叫做“长命锁”;老人去世要置办“玉枕”以托魂归乡;身体不好要请玉符保命;出门远行要佩带“挂件”,希望能一路平安。 甚至把玉做成“如意”的样子,以求万事称心如意。

(五)传情达意 古代男子一般不到三十不娶亲,女子到了二十不嫁就沦为“剩女”。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男未婚,女未嫁”的群体一一“未婚青年”。这个群体的数目一直比较大,以至于古代政府经常要给这部分人发放“婚姻补贴”——让他们免费参加政府的“集体婚配”。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有地方存在“换亲”的习俗——两家老人先见面商量好,然后由姑娘们到男方家里去住几天,再回自家住几天,期间两家人互相帮忙料理家务,最后把两家媳妇的铺盖卷在一起。这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的智商!用今天的话来说,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在给单身狗“添堵”。 而玉不仅可以传情,还可以表白。用玉来表达爱意,在古代可不是什么难事。

冯雨桐冯雨桐优质答主

1、中国的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的发展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始终。

2、玉器不仅是地位、财富的象征,还被用来表达和体现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3、玉器作为“礼制”器具,以区别上下,表示“亲贵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周礼.春官》记述了用玉祭祀的仪式:“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越壁礼日,以烦璧礼月,以黄琮礼大神。”《周礼·大宗伯》记述用玉为“六器”,象征“天、地、四时”等自然,代表人和万物对天地自然的敬畏。

4、玉被看作是“帝王之玉”,成为财富和权力的体现。皇帝的玉玺、玉册,皇后、嫔妃的冠带,均以玉饰,平民百姓是触犯不得的。《荀子·人伦》中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把以玉为饰看作是“礼治”的重要内容。玉文化还渗透于文韬武略之中。古时的印信叫“玉玺”,如“和氏璧”传为赵王所有,秦昭襄王企图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玉未得,却演化出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玉剑饰,是文人武士佩系玉剑的装饰玉,如玉剑首、玉剑琫、玉带钩、玉刚卯等,杜牧《霓裳羽衣舞歌》的“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佳句中的霓裳舞者,均“揽白帝兮窗月,谢西王母窃玉环”。我国最早的兵书之一的《六韬》中将兵器称为“五玉”。

5、玉文化也是道德文化。人们对玉不仅赋予了“玉有五德”、“玉有十一德”等各种德化的描述,更使玉成为文人雅士的爱物。从孔子“吾志官网之为好货,而齐于玉者,有所也”(《礼记·聘义》)到清末思想家康有为“玉者,石之美者”(《广艺舟双楫》),玉始终是集各种“德、行”于一身的“君子”之道的化身,是儒家“内省”精神的人格象征。西汉戴圣的《礼记》中的“君子比德于玉”,和南朝卞兰《许幼则先生传》中的“玉质金声,英华奋发”以及唐杜甫《送萧三十一之鲁》中“玉润终难辱”,均把玉的品德比做人之品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