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汝瓷是古董吗?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来讲个故事吧。 宋朝时,有个叫张公巷的村子,靠近汝州(今河南平顶山市)。这里出产的瓷器特别好看,有纹如流水、色如天成、明暗有度等独特风格,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于是乎,张公巷瓷窑出来的瓷器就成了宫廷贡品,皇帝和文人有事没事就赏赐给近臣。 张公巷的瓷器好是好,就是容易碎,一次不小心就可能会让价值连城的瓷器碎成一片片。如何能让陶瓷更加坚固呢?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答案——在烧制的过程中,增加一段“冷窑”工艺,使刚烧成的陶瓷慢慢冷却下来。这个技术一出现,张公巷瓷器的质量迅速提高,成了当时最有名的瓷器。
后来,这一技术传到蒙古草原上。成吉思汗觉得这是件好事,决定把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开来,以促进手工业的发展,于是便颁布了旨意。然而,成吉思汗没想到,正是这位大汗所推行的“冷窑”技术,使得今天的汝瓷能够传世至今。 在元代初期,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在南京,所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开始盛行;而在元朝末期,随着战火的蔓延,南方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北方的景德镇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时间来到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当时江西景德镇等地无砖瓦窑场,为了建造宫殿和城垣,朝廷下令在中原地区建立新的窑场。经过考察,地方官吏选择了当时的“废窑”所在地汝州,并在当地招募能工巧匠,重新建设窑炉,烧制宫砖。 而这些被选中的能工巧匠中就有王锡爵、王祐,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了技术,使得汝州所产的瓷土非常细腻,烧制出的瓷器光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细若发丝,白似凝脂,薄如蝉翼,润若明珠”。
而之所以这种瓷器这么有名,原因还是在于它那独特的“冷窑”工艺。明代中期的文学大家冯梦龙曾经写过一篇《记琉璃》的文章,里面详细记载了这种瓷器制作的流程——“取胎泥入窑,煅如粉,而出之如水精。凡作二三次,谓之熟窑。然后入冷窑,月余方成。” 可以说,正是因为元末战乱导致南方手工业衰败,北方得以崛起,而在明朝又出现了南北之争的局面,才使得处于纷争中的中华文明没有完全失掉一支重要支流,而这支文明的代表作品汝瓷才能够流传至今,为后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