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著名中国画?
中国的画可分为:
1、中国山水画,代表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语;
2、中国人物画,代表作有《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等;
3、中国花鸟画,代表是朱耷的《墨荷图》,崔白《双喜图》;
4、中国生肖画像,代表是齐白石的猪、黄胄的驴;
5、其他类别,如敦煌壁画、古代宫廷画法等,属于宗教艺术或装饰性绘画,不属文房四宝范畴。 文房四宝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其中笔、墨、纸、砚为必备之物,而拓片、缂丝等非笔墨之物不属于文具范围之列。
一、笔 笔是毛笔,不是书法用笔。
二、墨 古代的墨,主要材质是烟煤,将烟煤煅烧成炭,再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就得到墨块了。自己研磨,加入胶和水,调和好后密封起来,就可以使用了。现在的墨,由于添加了香料等物质,有些可以写上商标字样,更方便。(自制墨块) 三、纸 纸是用麻、草、树、皮等原料制作而成的。
四、砚 古人用得砚台,主要是石砚。以福建的石砚最为出名。 现代人的砚台,除了石砚外,还有砖头做成的瓦砚、陶瓷做的瓷砚、塑料做的塑料砚等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图画记事的国家之一,《尚书·顾命》中所提到的“图画”一词,就是指带有文字性质的原始图画。“书画同源”就是这种历史真实的写照。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描绘了曹操之子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画卷开首描绘的是曹植与侍从们在河津处见到洛神的情景。
洛神站在河水的波涛之上,衣带飘逸,动态优雅,而曹植则驻马而立,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眼前这位风姿绰约的女神,其相顾无言的神态充满了喜悦与爱慕之情。画中曹植被神化了的洛神深深吸引,而洛神也对凡间才子心生爱意。
洛神几次退而复返,想与心爱的男子亲近,却最终只能泪落连珠,泣别离去。《洛神赋图》以其感人的故事内容、清丽细致的笔触和生动传神的造型,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理想女性的形象,堪称画家和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步辇图》
《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画面为“禄东赞见皇帝”的情节,唐太宗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一宫女在前面拉着步辇。唐太宗目光炯炯有神,面带微笑,而禄东赞则双手下垂,躬身肃立。画面上人物表情丰富,唐太宗的诚恳平和与禄东赞等人的恭敬谦卑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是唐代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画卷。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宋代王希孟所绘,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全幅画用整绢数幅粘接。其山石皴法学习五代及宋初的画家,构图高远平远相结合,表现了南方山水秀丽苍翠的景色。
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由江岸直到高山巨嶂,长达十余里,浩浩荡荡,气象万千。作者继承了唐宋以来青绿山水的优良传统,将青绿重彩与水墨渲染和谐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新颖独特的样,富有生气,色彩艳丽而又和谐统一,是王希孟留下的唯一作品。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昌盛景象。画中的桥头行人聚集,车船争道,一片喧嚣热闹景象。
《清明上河图》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把浩繁的景象组织在长不过数丈的画卷上;描绘精湛,生动形象描绘了1695人,580头牲畜,208辆车轿,29艘大小船只,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和房屋召铺等景物,繁而不乱,场面巨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