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的内容有哪些?
从1950年发行第一套票起,我国发行的邮票内容可以大致分为:
一、文字邮票,如纪字、文字、编字系列等等;
二、纪念邮票,如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朱德逝世一周年等;
三、特种邮票,包括风景文物、名胜古迹、人物雕像、科学发明、植物动物、交通邮电、体育运动等等类;
四、编号邮票,包括航空、轮船、火车、汽车、邮政局的邮政编码和邮路里程等等
五、军邮专用邮票,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六周年等等
六、附捐邮票,如文教卫生体育基金会成立大会、向残废军人表示崇高的敬意等等 七、加盖票,指在现有票样的背面盖上“邮资已付”字样,作为邮局交付邮资的证明。
八、“文革”邮票,以“革命”为核心题材,包括“革命圣地”、“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最伟大的英雄们”等等。
九、2013年后,增加了“启功书法作品选”“孔庙诗书画影”“何家英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选”“韩美林艺术作品”“齐白石画作梅花精品”“黄永玉水墨漫画作品展”以及“中国美术家系列”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邮票,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第一号是《国徽》,1951年后发行的纪念邮票主要有反映国内外政治、历史和文化名人如孙中山,毛泽东、华国锋、蔡廷锴、宋庆龄、李时珍、陈嘉庚、白求恩、圣马丁,肖洛霍夫等人;反映古代革命斗争、现代革命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国内的和平运动以及保卫世界和平运动、万隆会议、“七七”宣言等内容的纪念邮票;介绍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反映农业生产、工业建设、交通事业、勘探采矿、科技成就、体育与卫生,文化艺术,新闻与教育、名胜古迹、名山大河、历史建筑物、文化古迹、名画古画、出土文物、自然风光和动物、植物邮票;1951年发行的第一套特种邮票《诞花》,以后陆续发行的以花卉为题材的邮票,如1953-1962年连续以四种牡丹、四种杜鹃花、四种菊花、三种牡丹、四种山茶花、四种芍药、五种梅花、四种兰花、四种荷花以及1962年发行的《君子之花》,为邮票中的精品。以建筑、名胜古迹为题材的邮票,有岳阳楼、武汉长江大桥、明月楼、苏州园林、三峡工程等,以及以各种自然景观的邮票,如五岳、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均为精美的艺术佳作。而各种动物图案的邮票,更以我国独特的珍禽异兽为题材,有大熊猫、金丝鸟、褐马鸡、扬子鳄、麋鹿、东北虎等;植物的有珙桐、水杉等,堪称绝世佳品。反映祖国锦绣河山的邮票,有反映我国的高原、雪山、冰川、峡谷、湖泊、江河、平原、大海、岛屿、海洋、森林、草原、牧场、沼泽等邮票,把一座天然的多姿多彩的大花园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反映人民群众现实劳动和生活的如工农兵等各种邮票,更为其他国家邮票中所罕见。它既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又体现了邮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也是我国邮票区别于其他国家邮票的重要特色之一。
邮票是国家的“微型百科全书”,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情况的集中反映。中国集邮者把邮票称为祖国的“锦绣河山”,“无价之宝”,把它看做是“可以携带的国宝”。特别是新中国发行的每一枚邮票,都凝结着人们辛勤的劳动,也记下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它在世界邮坛上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设计新颖,印刷精美而倍受人们的珍爱,享有崇高的声誉,成为收藏者,爱好者和研究者搜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