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有多少玉猪龙?

邱松智邱松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市西南约二十公里处的阜新县胡家屯村附近,发现了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夏家店遗址。 在一处房址的底部,出土了一个龙形玉器。这件呈青绿色的玉猪龙,高5.5厘米、长9.8厘米、宽4.6厘米,造型简洁生动,雕琢工艺较为粗糙,应为西周时期的玉器。但它的形状,却与后来人们熟知的“龙”的形状大相径庭。 由于当时龙的形象大多以青铜器上的纹饰或者文字的形式出现,所以虽然这玉器上有一对弧形的双眼和一只尖尖的鼻孔,但却没有鳞片和龙须。而更奇怪的是,作为龙的身子部分,它竟然也没有弯曲,看上去更像是一条长着龙首的猪。 尽管现在看起來似乎有些可笑,但据考证,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龙的形状其实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到了汉代以后,我们如今所熟悉的那种四腿如马、身似长蛇的神龙才逐渐固定下来。也就是说,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这种半兽半人的龙,其实是最早的“龙”。

而这件玉猪龙的发现在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中原地区早期的玉器大多是用来祭祀的圭璧等礼器。而在辽西地区,这些玉器则多用来装饰墓葬。不过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开始,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这座古城近边的红山文化时期墓地中(大约距今5000年到7000年间),随葬的玉器已经很多,而且种类也比较丰富。其中除了玉猪龙外,还有玉玦、玉琮、玉璧等各类形制的玉器。显然,这些玉器并不是用于祭祀,而是作为身份的象征,让死者带着它们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奢华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变化,玉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精美。而到战国中期以后,方形的印章式玉器出现了,并逐渐成为皇帝封禅或祭天地时专用的神器。这种玉器多为青色,少数为白色,被人们称为“玺玉”或“天玺”。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天子祭天地时用方形玺玉,称“奉祀印”;而其他帝王用长方形或是圆形的印章,称“信印”,又称为“玺”。直至汉代,仍然沿用秦制。

初文浩初文浩优质答主

玉猪龙一般认为为C形,但也有专家认为应称D形,因有一内卷的猪尾.玉猪龙有大有小,最大的长29.2厘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一般在5-10厘米之间.据估算,迄今已出土了270多件红山文化玉器,玉猪龙不少于42件,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

玉猪龙在下葬时,往往有意识地置于逝者颈部,是作为护身符使用,为墓主人生前所佩之饰物。从已出土的玉器分析,墓主人生前应是部落首领或显贵。有专家研究认为,佩戴玉龙是部落中身份高贵的标志。

从玉猪龙的造型分析,一些玉猪龙上颚长于下颚,上翘明显,形如猪,有的嘴部上翘与脑后相连,尾部内勾与背部相联,形态与甲骨文中最早的“龙”字十分相似,具有猪和龙的双重特征。从玉猪龙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有的玉猪龙造型,上颚与下颚宽度相当,嘴部略方,背部平直,尾部下挂,其形状实为玉猪,是玉猪龙的早期造型。红山文化玉器中猪的造型颇多,除玉猪龙外,还有玉猪面饰、玉猪握等造型,这些玉器进一步印证了玉猪与玉龙的继承发展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