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漏色值钱吗?
不请自来,这个我真遇到过 那还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我读高中的时候,当时农村还没有普及现金支付,大多数人都是拿着粮食或者鸡蛋到粮站换钱,那个时候也没见过纸币长什么样(虽然家里有一些但真没见过)所以拿在手里很稀奇。。。 有一天去街上买了一个馒头,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在馒头口袋里有一张五元钱的人民币(那个时候五元挺多的了)因为没见过真的钞票长什么样子,就拿在眼前左看右看……忽然发现这一张钱颜色有点不一样,其他的四张都是灰白色的,只有这张是浅绿色的(那时候还不太懂防伪标志这些东西……)然后就揣着这张异类的钱回家了……
到家之后我就给我妈看,我说这张钱怎么颜色这么奇怪啊,是不是假的啊……我妈瞅了一眼说,哦,这是5块啊,你忘了吗,前几天你去买菜人家给你的……说着从我手里抢了过去……我顿时感觉好尴尬……
后来……我妈拿着那张钱看了半天,突然对着我笑了起来:哈哈,傻孩子,这怎么可能是假钱呢,这就是故意做旧啦! 然后告诉我,这是他们那个年代经常玩的把戏——用醋和酱油将新钱泡烂,然后拿去菜市场骗卖蔬菜的人,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新鲜的菜~当然,这种钱拿到现在肯定是不值钱的……
其实这个漏色在人民币中属于一种较为普通的缺陷,而像这种带有缺陷的人民币都可称其为机制币错版币。因为漏色现象的形成在人民币正式发行的钱币中很少出现,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漏色这种现象在钱币界不算少见,所以价格方面不会太高,升值空间有限。像上面的这张漏色,收藏价格在200元到300元左右浮动。
我们都知道,人民币是有正反两面的,在印制环节中,印刷厂要分别打印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然后再进行封套、裁切。在封页、裁切过程中,如果人民币没有叠整齐,就会造成一些纸币漏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漏色”。
“漏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反面都有图案,这叫“双漏”;另一种是正面或反面其中一面有图案,这叫“单漏”。
“漏色”根据漏色图案的大小,可分为全漏、半漏和小漏。全漏、半漏的价格差别很大,一般新币全漏的价格是半漏价格的五倍以上,老币差距就更大。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漏色”都能从正面看到反面的图案,但能够从反面看到正面的图案就非常少了。因此,全漏的价格远高于半漏。
在确定了“漏色”大小以后,还可以根据漏色图案的清晰度再分为清楚、比较清楚、不清楚等几种情况,清楚的价格会高于比较清楚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