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民币多少市斤?

于赫来于赫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9年到2016年间,我国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和2个版本的人民币,其中第四套人民币分1980年、1990年和1996年发行3个版本;第五套人民币自2005年至今陆续发行,目前尚未更换新版。 在这期间,除了第四套人民币中的2角纸币和2元纸币以外(已退市),其他货币发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1980年版500元国库券,由于发行量最大(206.4万张)且流通时间最长(至今仍在流通),民间保有量极大,因此常被用来作为参考物计算物价水平。 据某机构统计,1979年至2014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约为8.8%,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高达280%。以1980年版500元国债券的发行量乘以上述涨幅,再除以每年的GDP总量,最终得出当年每万元GDP只能兑换到0.333张500元国债,或者等同于每年每万元GDP只多换得0.333千克猪肉,低于同时期美国(0.596)、加拿大(0.522)等国家的水平。

如果将观察区间进一步拉长,则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率只有5.8%,但在此期间物价水平却出现了大幅波动,尤其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一度出现消费品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国家采取了增加供应、调整价格的措施,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这时期老百姓买同样的东西比当时美元汇率换算下来的外国朋友花的钱要少得多。 以米面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69年的大米零售价格每个月每公斤不足1元钱(合12元人民币/千克),面粉每月每公斤不超过0.85元(合10元人民币/千克),而到了1976年时分别涨到每月1.3元和1.25元(均合16元人民币/千克),虽然价格整体上涨,但是与外汇兑换率的变化关系不大。

如果考虑到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以及随后大力增产粮食等措施所带来的实际购买力上升的话,那么上述物价数据还会更加可观。 在计划经济年代(即没有放开前),我国的货币发行量是偏紧的,导致人们购物时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而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宏观调控的加强,货币供给明显加大,尤其是1990年以后,M0(流通中现金)和M1(狭义货币供应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