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戉年是公元多少年?
“戉”字错了,是“乙”。 民国乙未年就是公元1935年。 民国时期采用帝制纪年法(即公元纪年法)并附加“中华民国”年号的一种纪年方法。具体算法是民国某年年号减去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所得的数值加上1912年就得民国某年的年份数了。所以民国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民国五年就是公元1916年……以此类推。这样计算的优点是统一了封建王朝和近现代中国的纪年体系,避免了“前朝后朝”的谬误;缺点是前后民国年代重叠,给计算带来麻烦,而且这种纪年法没有考虑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导致的前后衔接问题。于是又有了另一种计算方法——公历纪年法。
采用公历纪年法不用考虑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等造成的历史间断,也不需要计算民国年间各年份与公元纪年间的“差额”,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因此被广泛用于现代史学研究。但这种方法不适于计算民初之前的中国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