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仿大明的碗有价值吗?

桂永发桂永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中期以后,景德镇开始仿制前朝的瓷器,清宫使用的明代旧瓷是推动清代仿制明瓷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清政府还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仿烧前代名窑和历代著名作品。这些仿品有的与原器十分相似,使后代鉴赏造成很大的困难。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

鸡缸杯以十几只小童或动物嬉戏于两只水鸡之间的图案装饰而得名。成化斗彩鸡缸杯历来是中国陶瓷中的名品,有“有万历之鸡缸无成化之价”之说,从《万历野获编》中可知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明代最名贵的瓷器,价值已经和金子相匹敌了。万历朝宫廷器中就有不少仿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都有仿制品。康熙朝早期官窑就有仿制品,底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器物胎体不如成化时厚重,绘画精细清晰,色彩鲜艳。康熙朝晚期以民窑中粗仿的居多。雍正时期仿品胎质细坚,白釉光润,彩绘中红色鲜明,器形端正。仿品有带“大明成化年制”款和“雍正年制”款、“雍正御制”款和无款的。仿品较多的是“大明成化年制”款,楷款或篆款均有。有的仿品款字体结构与成化朝款十分相近,难以分辨。但真款字体会有大小不同现象,而仿品款字书写工整,笔划直硬,字与字的距离过于刻板。仿品底款有的在“化”字的“之”点处有一小黑点,“制”字的部有点大,成化款黑点是气泡而形成,因此显得黑亮。“制”字也是同样会形成起泡发亮的现象。乾隆朝仿品胎体比成化时疏松,釉也显得粗糙,色调比成化时粉艳。底款有楷书“大明成化年制”款仿款。绘画不似康熙时清晰,器形也不如康熙时端正。也有仿写“雍正年制”四字款的。此外,道光朝也有少量的仿制品,胎体偏厚,釉比真品薄而粗,绘画呆板,艺术水平较真品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