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字的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又题《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书刻本传世,以“神龙本”为最著。
兰亭集序,共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仙跳舞。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由于唐太宗偏爱王羲之的书法,将《兰亭序》收藏于身边,直至驾崩还将其殉葬昭陵,所以,现在只能见到摹本。传世临摹本中,以“神龙本”为最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兰亭序》碑刻,墨迹灿烂,书味、印味、碑味融合一体,增弥古朴,尤为可贵的是神龙本较为忠实地保留了王羲之书写时的笔法——中锋用笔,行笔流畅,笔力遒劲,有“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美称。
《兰亭序》其文、其字相得益彰,所谓双绝。历代书家争相临摹,临摹、勾填本不下数百种,日本典藏着唐代流传的摹本《御府贴》兰亭十三跋、褚摹本、留有很多书家的跋语与观款,其中褚摹本流传甚广,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被评定为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
自古又有“洛神赋以像外延,兰亭以字内足。一字一奇,隅解斯典”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