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通的外币有收藏价值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流通的外币实际上就是文物或者说纪念币的一种。
对于外国人来讲,本国的旧版不流通货币价值和国内流通货币价值加收藏价值以及品相价值是相差不多的。而且他们对于本国的货币本身也不会有什么收藏的心理,因此会特别注意品相。一张新版的,品相完好的本国货币,可能就会被收藏家收入囊中。而对于那些并不值钱,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老币,本国的收藏家也往往对品相有较苛刻的要求,存世的高品相币并不多。
从收藏角度来说,1949年之前在中国境内流通的一些外币,如今存世量已经很少,非常珍贵。如老土耳其金币就是非常珍贵的外币。当年土耳其政府曾命令将旧铸金币的表面磨平后重新压铸文字和花纹,所以旧货币的文字和花纹都不鲜明,非常珍贵。1949年以前在中国境内流通的墨西哥鹰洋、瑞士法郎、匈牙利比昂、瑞典克朗等存世量也不多。
但对于很多国人而言,本国老币并不那么值钱而且存世量又很大,没有太高的价值(通常连品相差的本国旧版币都卖不过一张新版的本国币,差距之大可想而知),而且我们对本国的货币有着强烈的收藏心理,往往不珍惜这种本国旧版货币,所以存世的高品相本国旧币就太难寻觅了。
但是这些货币拿到国外就完全两样了,因为外国人往往对本国的货币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认为本国货币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他们对老币的毁损很少,而收藏家收购时对于品相的要求又很高。这就使得这些货币回到本国后实际上存世量很低,又加上高品相,所以价值就很高。
我们收藏国外的品相比较差的旧版货币,拿到国外是可以有成倍的收益的。我曾经收到过一些荷兰盾,国内只能卖十几块钱一枚的旧币带回荷兰后卖了二十几欧元,升值非常快。
所以,这种货币是国内国外的相对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得国内不值钱的、无法流通的币在国外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不断的升值着,所以具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