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招财进宝几个字吗?
在我国的文字形成过程中,“财”字的形成和使用要早于“宝”字。古代的“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而“宝”字要在两周之际才出现。古代人认为“财”是很广泛、很重要的,是人和动物都要用的;而“宝”则是专有名词。
那么古人为何在“财”字之后又创造“宝”字呢?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财”,比如衣食之类,对某些具有特殊性的财富十分珍视,于是就用“宝”字来特指这类东西。而用来表示“宝”字所专有名词的这类特殊财富必须具备使用价值,而且必须是稀缺、珍贵和贵重。
在我国传统的“五福”文化中,就有“富(厚,富裕)以享其生”和“寿(老,长寿)而无不足”,这就清楚地阐明了“寿”与“富”是人们人生和世世代代的企盼。所谓聚财和敛财,在传统文化和伦理中也是值得褒奖的,比如清代的有招财进宝几个字就十分盛行。
招财进宝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林氏买定的三消丸来了.若吃此药,病根即去,管取招财进宝。”在民间,招财进宝更是一种福气和祥瑞,比如清代小说《醒世恒言》:“这回书里面说一个孝顺的孩儿,感动了天地,果然发福,招财进宝,享起荣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