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瓷板画有收藏价值吗?

金琢傲金琢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从年代来审视这个问题。在清乾隆皇帝的后期(具体年代无法知晓),宫中开始烧制瓷胎画珐琅,但是成品率很低,据说一件瓷器要经过七次烧成才能完成,其中还有多次打磨和修饰的处理步骤,所以产量非常低。乾隆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的年号为“雍正当朝”的瓷器开始大量生产并流向市场;而同时期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爆发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我国的瓷器尤其是御窑厂所制的装饰华丽、工艺精湛的瓷胎画珐琅器受到了英国的疯狂抢购,价格也是非常惊人。据统计,仅1780年至1830年间,中国向英国出口的瓷胎画珐琅器就达2400万件之多! 然而到了道光咸丰时期,国力渐衰,再加上一次次的内乱和外患,使得原本就不高的瓷胎画珐琅器产量更加稀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逐渐发生变化,精妙绝伦的瓷胎画珐琅器不再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转而追求更富时代感的陶瓷器。可以说正是由于西方经济的强劲需求和我国清晚期经济实力的下降,造成了这种艺术形态在近代的绝迹。

其次,我们来看题主所问的光绪瓷板画是否有收藏价值的问题。众所周知,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也呈现出了低下的状态,远远比不上前朝。加之清末民初社会的动荡不安,许多工匠出走异国或下落不明,很多传统手工艺失去了传承的机会,而像瓷胎画珐琅这样的高级定制更是几近失传。虽然有一小部分艺人流落在民间,但仍然难以避免技艺的流失。可以说,这一时期能够看到的中国工艺美术品大多质量较差。

具体到本题来说,因为目前没有更多的背景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这副瓷板的制作者是谁以及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所以我们只能从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这幅瓷板画的内容是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的故事,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情态举止甚合原著,画面右上方所书八个大字“大观园里活神仙,痴儿女”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在人物的刻画上,画家似乎更倾向于突出黛玉的多愁善感和楚楚可怜,因而黛玉的脸部刻画细腻柔和,眼神中流露着哀怨,而宝玉则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正欲上前安慰却又畏畏缩缩,显得很有分寸感。

整体而言,这幅画的笔触细腻,色调淡雅,人物与景物的关系处理比较和谐自然,虽然缺乏气势恢弘的艺术感染力,但看起来倒也亲切。不过,此作毕竟制作于1908年,距其流行的末期已经过了好多年,加上制作时用的颜料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氧化褪色反应,所以保存下来已经相当不易,其价值和意义当然是不可同曰而语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