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烤蓝工艺价值高吗?
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底托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出各种花纹焊上,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充填烧制,而后磨光镀金而成的器物。它因为是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而且使用的珐琅釉是以蓝色为主,故名“景泰蓝”。“蓝”原指用矿石原料研磨成的粉末状釉料,而非蓝色之意。景泰蓝器物,一般用作皇宫的陈设和宫廷的装饰。
在制作景泰蓝的过程中,涂搪是需要做好的重要环节,而且涂搪之后的工序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完成的。涂搪就是将碾碎研细的各种矿物质珐琅釉,调和成稀粥状,用钗刀将其填充到掐制好的花纹空隙处,这个工序称为“点蓝”。涂搪实际上就是给铜丝制好的胎体填上颜色,涂搪的次数要经过两次。在涂搪中,最重要的是烤蓝,烤蓝就是上釉,上釉是涂搪的主要工艺。它需要经过填釉、平活、烧蓝、磨光和镀金五道工序。烤蓝中运用最多的是画珐琅的技法,也就是采用涂饰后一次烧结的工艺手法,其方法是先填浅色釉料,后填深色釉料,最后填黑色釉料,再经过900度左右的高温烧结,颜色才最后固定。
如果颜色没有烧结就继续填料,那么釉料就不会明亮匀称,这就需要进行返工,否则就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因此,烤蓝是涂搪重要的工艺技术,也是在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烤蓝艺术价值很高也是因为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制作地位,所以烤蓝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景泰蓝的制作水平。在涂搪这一个制作过程中,烤蓝占主要地位,所以说烤蓝的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景泰蓝的制作水平。因此,也说明了烤蓝在景泰蓝整个制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