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立的书画有收藏价值吗?
石在立,字天风,号南山,山东蓬莱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荣宝斋美术家、书画鉴定家,曾任荣宝斋装裱修复厂厂长、荣宝斋副总经理。
石在立幼承庭训,先习书法,后攻画艺,初学《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后习北魏碑刻,行书从颜真卿《争座位帖》入手,再习王羲之《十七帖》及二王诸帖,行楷取法赵孟頫、文征明,同时研习草书,打下了扎实的传统书法基础。上世纪50年代又师从王清方学习绘画,在临摹研究明清写意花鸟画中、从任伯年、齐白石入手,后又临习吴昌硕、徐青藤、陈白阳等明清大师的画作,为其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在立擅画牡丹、荷花、紫藤、松鼠,尤以紫藤和松鼠冠于时世,其画风清新典雅、笔墨精湛、自成一家,被艺术大师李苦禅、王雪涛誉为“京城一绝”。著名书画篆刻家刘冰庵曾为石在立治名印一方“画藤名家”,1984年《紫藤小鸟》被中南海收藏,1989年《玉堂富贵牡丹小鸟》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并悬挂。他创作的《牡丹八哥图》在马来西亚获金奖,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上世纪80年代赴澳大利亚悉尼、堪培拉、新西兰惠灵顿、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等五大洲十几国进行讲学、办展,为推广中华书画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集和邮票,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为其编入了传记辞典。
石在立集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书画收藏家于一身,又专攻书画装裱修复四十余年,有丰富的经验。在修复大量历代名家字画中,临摹了大量的古代作品,为其创作提供了最直接和最优质的营养。如清宫旧藏沈铨《百鹿图》长达几十米,修复和复制耗时数年,其功夫和水平得到文物专家的称赞,其在书画鉴定上具备了高超的能力,凡过眼之物从无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