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瓷器如何鉴别?
清康熙时期的仿明宣德青花瓷水平很高,仿品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一般藏家鉴定时要留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宣德青花瓷釉面呈莹白、粉白,青花发色浓艳呈宝石蓝色,康熙时所仿青花瓷的青料为浙江料,其色调青翠,与宣德青花存在色调上的差别;
2、宣德青花瓷底足多露胎,呈褐红色,俗称“火石红”;康熙时所仿之器多有釉,少见桔皮红,一般用刀片刻去釉,涂上赭色代“火石红”;
3、明宣德青花器足沿宽厚,器身纹饰所留“白地”,多在轮廓线内涂有淡淡的青料,俗称“淡描”,这是宣德青花的重要特点之一,康熙仿品少见;且“康熙”款与真正的宣德款笔画、风格均有较大出入。
青花瓷是我国传统瓷器。青花瓷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已经初露端倪。到了元代中期,才步入成熟的阶段。青花瓷一直沿袭到今天,可以说是常盛不衰。青花瓷是釉下装饰最主要的品种,它是以钴作为呈色剂的釉下铁彩。呈色剂经过研磨后,用毛笔蘸水调和描绘纹饰,然后在上面施一层透明釉。
由于着色剂在釉下,所以釉内纹饰光亮,细腻而清晰,釉面晶莹且滋润。青花瓷成熟于元代,后经明代洪武时期的发展,永乐、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各朝达到了顶峰。
宣德后又过了80年,万历末年,清军入关取代了明朝,随着康、雍、干三朝的兴盛,青花瓷业又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清代官窑青花瓷业,以康熙朝延续时间最长,在此期间的青花瓷器的生产数量、质量都是空前绝后的,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青花成为清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顶峰阶段。